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零和競賽 到“活路外交”

http://www.CRNTT.com   2009-12-10 11:38:24  


 
             二、情況研析 

  1.大陸資深外交官今年四月在中共中央黨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幹研修班”作專題報告指出,台灣問題是中共在國際多邊外交事務中最為棘手的兩個問題之一(另一是人權問題),台灣問題消耗中共外交百分之八十資源。很多“國家”都在台灣問題上做中共的文章,從經濟上獲取更大利益,給外交工作帶來很大壓力。 

  一年來,馬英九提出外交休兵、活路外交,不再與北京在國際上進行零和式競逐,避免成為其他國家的外交籌碼,任其遊走兩岸;兩岸無須虛擲龐大資源,無疑對雙方都有正面作用。 

  近來北京在涉及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議題均作出反應。例如台灣在日本北海道新設辦事處,台日凸顯兩地民間交誼與交流,對此大陸“外交部”僅重申一貫立場,並未多所著墨。其次,加拿大總理哈珀訪問北京,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加方重申一個中國政策,強調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包括兩岸加強經濟、政治及其他領域對話與互動的努力,中方強調,台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大陸的表述延續其既定立場。 

  2.有關台灣的國際空間,關係到“國家”尊嚴和人民感受,然在哥本哈根舉行的全球氣候變遷會議,台灣面臨不公平對待,由工研院率領非政府組織與會,孰料UNFCCC官網竟將台灣NGO國別列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而大陸的環球網新聞報導,亦稱“台灣目前有三個單位以‘中國’名義參與這項會議”。傳息傳出,旋即引發台灣又招致打壓之議,論者甚且據此以為北京對台政策轉趨緊縮。 

  上月中旬在台舉行的“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上,大陸與會者認為台灣老百姓希望有國際活動空間,可以理解,但不要造成“兩個中國”,直指台灣沒有任何身分可以加入有“主權”身分的國際組織。北京前駐英大使馬振崗表示外交絕不會讓步,一個國家不會允許存在二個或更多的政治實體,前駐法大使吳建民亦稱,大陸與台灣不可能對等。由此觀之,大陸外交系統出身者,政治界限仍然十分緊迫。 

  回顧過去台灣參與國際組織那段歷史,可謂蓽路藍簍,從奧運、亞銀、APEC、WTO,特別是去年的WHA模式,尤是雙方憚精竭慮終能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模式。經過審慎研議,政府決定爭取有意義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將以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及國際民航組織(ICAO )作為優先推動目標。去年台灣順利成為WHA觀察員,相信UNFCCC及ICAO在有前例可循情況下,台灣入會應具有可操作性。 

  3.台灣縣市長選舉結果揭曉,國民黨席次與得票率未盡理想,由於民進黨在選前炒作反對簽署ECFA議題,把選舉結果視為民眾對ECFA投下不信任票。不過府院口徑一致強調,地方選舉結果不會影響政府既定兩岸政策,馬主席也表示大陸政策目前得到多數民眾的支持,民眾對某些具體政策有意見,他很願意聽取民眾的意見,做必要的調整與改進。 

  馬英九的大陸政策強調“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而胡錦濤談及對台工作時,多次提及凡是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事,都應該大力推動,凡是對台灣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對維護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等,都會盡最大努力做好。兩岸領導人在台海和平、人民有利方面具有高度共識,只要有誠意推進雙方良性互動,即有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繁榮;畢竟和平發展才是硬道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