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中國應享有國際貿易的公平權利

http://www.CRNTT.com   2009-11-14 10:50:59  


奧巴馬訪華必有要求,中國也應明揚自己的利益。
  中評社北京11月14日訊/10月27日至11月6日的短短11天時間內,美國連續對中國9項產品密集通過貿易救濟調查。本月16日至18日,奧巴馬將對中國進行訪問,美國在此時機下發動對中國的貿易戰,施壓人民幣升值被認為是主要目的。周一,奧巴馬接受專訪時稱,他將在下周訪問中國期間討論人民幣匯率問題。

  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評論員張立偉文章表示,美國頻繁對華產品進行調查,有這樣幾個解釋:奧巴馬的民主黨政府安撫以工會為主的支持者;奧巴馬施壓人民幣升值,為此次危機埋單;美國出訪前為獲得中國讓步的籌碼等等。奧巴馬向來指責中國匯率政策,並可能將這一話題帶到近期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而進一步國際化。在上周末召開的G20財長會議上,已經有部分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一道對中國的匯率政策表示不滿。

  文章稱,當前全球貿易摩擦有兩個重要特點:第一,在危機的環境下,貿易保護是全球性的。倫敦經濟政策研究中心近期指出,G20成員普遍未能遵守2008年11月峰會上各國領導人關於不實施保護主義的承諾;其次,全球貿易保護主義主要指向中國。2009年1月至8月,共有17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發起79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總額約為100.35億美元。

  在經濟衰退背景下,不少國家為保護本地市場和就業,濫用反傾銷和保障措施。中國貿易規模龐大,且以低價格為主要競爭力,很容易成為反傾銷對象。顯然,中國面對的是全球保護主義浪潮,美國是“帶頭大哥”。對於美國的貿易調查,中國必須予以回擊,所謂“以戰抑戰”。否則,很容易被其他國家所效仿,引起針對中國產品的廣泛的貿易調查。

  這事實上是內部轉型問題。即中國依賴價格優勢而增加貿易份額的模式已到盡頭,經濟增長必須擺脫對出口的依賴,並努力提高生產率和產品價值。國際環境已不足以為中國提供大量順差,中國的資源、環境和勞動力價格也無法繼續支持“廉價成本”優勢,但是,由於危機的發生,中國仍然缺乏擺脫出口依賴的勇氣,發展路徑的慣性依舊存在。

  文章指出,中國改革後的匯率政策,目前過於盯住美元,而不是一攬子貨幣,從而被國際社會認為是“盯住美元”的准固定匯率制度,這為某些國家攻擊中國匯率政策提供了口實。隨著美元持續走弱,人民幣也隨其貶值,對其他貿易國家構成匯率優勢。這可以解釋為美元匯率不穩定的後果,須由美國負責,但貿易競爭對手面對的是中國產品。因此,中國需要繼續完善匯率生成機制,回歸到盯住一攬子貨幣的有管理浮動匯率。 

  文章最後說,儘管中國已經加入WTO,但中國除了遵守WTO一般規則外,還要遵守當初入世在議定書和工作報告中額外提出的規則,很多國家就利用這部分附加規則起訴中國。中國應該進一步消除這些歧視性原則,才能夠享有在國際貿易中公平的權利。當然,包括歐盟、美國等在內的許多經濟體拒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在反傾銷調查等貿易救濟措施中視中國為“非市場經濟體”,是美歐等國對中國濫用貿易保護措施的主要前提。在此次奧巴馬訪華期間,中國應該要求美國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中國則可以在進口、匯率改革等方面予以適當回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