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台灣高教 全球化下如何生存

http://www.CRNTT.com   2009-11-13 10:41:48  


台灣高等教育,過度擴張帶來隱憂。
  中評社香港11月13日訊/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候選人游任濱今天在《中國時報》登出文章“全球化下的台灣高教”。作者表示:“全球化是趨勢,但卻也不可忽略了,與全球化同為一體的“在地化”的力量。最常見的例子,不外乎德國、法國、日本等其他非英語系國家成功的案例。他們的成功,在於深刻理解自身的文化,因為這樣的理解,為他們帶來各個領域創新的力量。反觀我們的教育,我們所追求的全球化,所謂的“與世界接軌”,不過就是將各樣的事物進行產業化、代工化,好緊密的縫合進入這全球資本主義的生產體系當中,我們並未改變全球的分工邏輯,於是乎邊緣的繼續邊緣,出走的加速出走。難道我們不該重視文化在地化與主體性?”文章內容如下:
 
  教育新聞及動態一直是筆者關注的焦點,而這陣子的新聞報導若非香港的大學來台灣搶學生,不然就是重金挖角教授的消息,又或者檢討台灣高等教育的競爭力。和台灣目前的高等教育相比,香港的大學不僅以英文授課,其論文數量、大學排行,似乎都較我們來得有“國際競爭力”。 

  這幾年台灣高等教育的變化,不免令我們這些本地“土產”的博士生感到一絲的焦慮與茫然。特別是在人文科學的領域,既不像理工類型的學生有公司研發部門的出路,也不像法商的博士生有政府部門或商業體制的餵養;“本土”的人文學科博士,該何去何從,一直是我們心頭上的一抹陰霾。 

  於是乎不管是學校為自己的博士生所辦的各樣講座,還是私底下同學們消息的經驗分享;幾乎清一色圍繞在告訴我們如何去獲取教職,傳授我們各樣如何“卡位”的奇、正法門。奇的法門如果不是要我們提早找學校兼課,或是想盡方法與老師們打好關係;不然就是找翻譯社將自己的論文翻成英文投國際期刊。正的法門則要我們在研究上能努力“生產”,最好一畢業就能“著作等身”,履歷所列盡是“SSCI”。在教學上則是要能教統計、能教軟體,還要加上全英文授課,更重要還要將學生打點好,教學評鑑盡是優良。 

  不知從何時開始,上述所列已成為高等教育的遊戲規則;我們不在乎自己所生產的論文對社會有什麼樣的建設與影響,也不在乎能否培養學生具有一個關心社會,具獨立思考的靈魂。我們只在乎在所謂的“學術圈”內“卡位”,然後不斷的生產、複製只有這個圈子能夠理解的事物。 

  美國歷史學家羅素.雅柯比在其《最後的知識分子》一書中就談到,因為高等教育的擴張,使得原本獨立具批判性的“公眾”知識分子被收編進入學院體制。他們不再需要廣大的公眾,學院的同儕是他們的讀者;專題論文和學術刊物則是他們的媒體。 

  從目前的處境來看,台灣的知識分子也正經歷相同的過程;但筆者認為,與美國相比,我們更為嚴峻的挑戰卻是來自全球化的威脅。這些年台灣的高等教育不斷地強調國際競爭力,從大學到高中,紛紛鼓勵學生到台灣之外交換遊學;而政府也砸下大筆的銀子,以獎學金利誘外國學生來台。 

  然而這樣的政策卻對提升國際競爭力沒有多大用處。原因在於,一,在全球化的景況下,學生的選擇也可以是全球性的,當我們一味強調英語授課,加上學費與生活費的高漲,高教學歷的貶值;到台灣之外唸書的經濟效益,恐怕比留在台灣來得大,更何況社會普遍推崇洋墨水的迷思。於是,台灣社會中前段具有經濟與知識能力的家庭,選擇將小孩送到台灣之外的機會大幅提高,而後段的家庭卻因為學費問題讀不起私立學校。剩下來的中產階級卻可能因在地社會的M型化而消失殆盡。 

  此外,相較於國外名校所提供給外國學生的獎學金,還有宣揚文化的意涵。台灣以獎學金吸引外國學生或許是個好主意,但外國學生來此所學的,除了中文系以外,很多的學校大多提供給他們以英文進行授課的課程。如此一來,談何與本地文化的“交流”甚至“宣揚”? 

  不可否認的,全球化是趨勢,但卻也不可忽略了,與全球化同為一體的“在地化”的力量。最常見的例子,不外乎德國、法國、日本等其他非英語系國家成功的案例。他們的成功,在於深刻理解自身的文化,因為這樣的理解,為他們帶來各個領域創新的力量。反觀我們的教育,我們所追求的全球化,所謂的“與世界接軌”,不過就是將各樣的事物進行產業化、代工化,好緊密的縫合進入這全球資本主義的生產體系當中,我們並未改變全球的分工邏輯,於是乎邊緣的繼續邊緣,出走的加速出走。難道我們不該重視文化在地化與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