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跨境證券監管困局 香港需要擺脫

http://www.CRNTT.com   2009-10-29 13:39:53  


跨境監管是必須研究的重要課題
  中評社香港10月29日訊/“跨境監管始終還是香港股市監管和證券司法繞不過去的一個現實‘軟肋’,隨著內地企業在香港的比例越來越大,這種焦慮必將越加強烈,如何擺脫這種‘困局’,是香港資本市場必須直面的一個挑戰性課題。”《大公報》今天登出蔣悅音的文章“擺脫跨境證券監管困局 ”,對此提出自己的觀點。文章內容如下:
 
  一度備受海內外廣泛關注的國美電器黃光裕涉嫌經濟犯罪被拘押一案有了最新進展,目前該案件已經兩度被檢察機關退卷補充偵查,黃光裕被指控的罪名為“內幕交易罪”,最高或判十年有期徒刑。根據媒體的公開報道,該案件已經被退回補充偵查一次,主要補充內容為黃光裕案件中涉及的內幕交易具體操作手段等,在補充偵查期滿前,公安機關再次向檢察院呈交了卷宗,要求以內幕交易罪依法對黃光裕提起公訴。

                  黃光裕案典型例子

  就在此前,香港證監會申請凍結國美前主席黃光裕夫婦的資產案件於九月八日在香港高等法院開庭,香港高等法院最終批准凍結國美前主席黃光裕及其妻子杜鵑十六點五五億元資產。香港證監會指出,國美去年進行股份回購,但其實回購了黃光裕手上的國美股權,令黃光裕可以沽貨謀取利潤,證監會要求撤銷當日的回購行動並賠償給股東。但香港高院法官同時表示,無法與國美電器前董事長黃光裕取得聯繫。

  黃光裕的“內地現身”和香港高級法院和香港證監會的“空對空喊話”比較,實際折射出香港資本市場跨境監管遭遇的無奈和困惑。

                 交往頻繁案例必多

  內地企業已經成為香港股市的絕對主角,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根據香港交易所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香港股市總市值至少百分之六十以上為內地企業:僅在二○○八年就有二十六家內地企業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交易,使在港上市內地企業總數達到四百六十五家,佔香港股市上市公司總數的百分之三十七,其市值佔總市值的百分之六十。截至二○○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達一百五十家,紅籌公司九十三家,非H股內地民營企業二百二十二家,在港上市內地企業全年總成交額八萬九千七百七十三億港元,佔市場總成交額的百分之七十一。隨著香港交易所吸引內地企業赴港上市工作的持續,這個比例在未來必然還處於不斷增長之中。

                 資本市場直面挑戰

  當監管對象處於“轄區外不完全監管”狀態時,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在所難免,而且這種情況在香港資本市場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以前幾年在港股市場轟動一時的“歐亞農業事件”為例,曾經在香港股市被稱之為內地民企赴港上市典範的歐亞農業,二○○二年九月十九日在開市僅兩分鐘後就被香港證監會勒令停牌,此後歐亞農業的上市招股書涉嫌造假被曝光,原來其上市前三年營業總收入為二十一億元人民幣的“謊言”,被國家稅務總局的一份調查擊穿。 

  雖然香港證監會在二○○七年已經和中國證監會簽署了《監管合作備忘錄》及《有關期貨事宜的監管合作備忘錄》交換附函,但是以備忘錄為主要形式的跨境監管終歸難以擺脫“隔著靴子搔癢”的局面。也就是說,跨境監管始終還是香港股市監管和證券司法繞不過去的一個現實“軟肋”,隨著內地企業在香港的比例越來越大,這種焦慮必將越加強烈,如何擺脫這種“困局”,是香港資本市場必須直面的一個挑戰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