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報業 三分天下之勢必破 | |
http://www.CRNTT.com 2009-08-26 11:06:32 |
最近關於傳媒又有兩條負面消息,一是美國《讀者文摘》宣布破產保護,進行以債換股協議把公司控股權交給債權人,二是傳媒大亨梅鐸新聞集團旗下的《倫敦晚報》因廣告收入劇減,決定退出免費晚報市場。美國報業近年大滑坡,其實一早已從兩個層面反映出來。一是原本訂報讀報人數大幅下降,造成報紙銷量急速下滑。據資料顯示,最大的跌幅竟達百分之三十,被形容是一種無法翻生的沉重打擊。二是年輕一代讀報情況大轉變,令這種數字單獨計算已經超過百分之五十。不過,網上讀報的吸納新聞方法的數字卻大幅提升。因而,有美國調查機構認為,未來美國的平面報紙勢必漸次走向全面消失,只不過目前不能夠定下一個清晰日期而已。反觀香港的報業情況,雖然有與美國相近的一面,也有與美國情況不同的一面,及早作出分析,有助報業及早作出規劃。 免費報紙大行其道 香港免費報紙面世只有數年時間,但對收費報紙的衝擊力卻十分大。以前市民讀報有兩種不同層次,一是專業人士一日需讀幾份不同報紙,除了想獲得多方面資訊外,也為了獲得更多評論分析文章。二是一般市民只選擇適合個人口味的一份報紙,這種心態導致了不少報紙在定位時擺出明確的迎合某一讀者群的辦報方針,以求對某一讀者群起著更大的吸引力。但是,免費報紙出爐便顯出三個特點:一是濃縮重要新聞,把新聞梗概清晰組合,讓讀者了解新聞發生的前因後果以及在社會引起的衝擊情況,這種模式配合都市人的生活習慣,因而一出爐便收到了不錯效果。二是強化副刊攻勢,邀請有社會影響力的專欄作家撰寫各類不同內容、直面各類不同讀者口味的文章,反應頗佳,上班族可以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索取免費報紙,固影響力漸大。三是隨著免費報紙銷數穩定,對廣告商的吸引力也趨穩定,某類廣告對某類有需要人士已形成條件反射效應,當某類讀者需要尋找某種產品時,便會記起某張免費報紙經常有這類廣告。 免費報紙這些特點的確直接衝擊收費報紙。有調查數據顯示,收費報紙銷數下降的幅度,正好從免費報紙升幅中表現出來。有報販受到收費報紙銷數不斷萎縮的衝擊,不得不兼營不少非報紙商品,譬如筆墨紙簿、香煙糖果、小量便藥,甚至時興小商品等,以填補收費報紙銷量下跌造成的損失。接受採訪的報販將這種多元化的經營形容為轉型小型士多式經營,但實在無法令人覺得是一種進取的營商方法,反而有被逼上梁山的味道。 網絡新聞衝擊力大 收費報紙受到免費報紙衝擊而被迫讓出半邊天,但網絡新聞卻能與收費報紙及免費報紙爭一日之長短。美國報紙業銷量之所以出現這麼嚴重的大滑坡,就因為受到網絡衝擊甚大,情況比香港嚴重得多。最典型的實例是,著名報紙《紐約時報》由於經營出現困難而必須以總部大廈作抵押以紓緩困境。《紐約時報》的救亡是採取大力開拓新聞網絡的方法。相信未來網絡新聞必定成為主流,而且有人正積極評估結束目前網絡新聞完全免費的做法,考慮網絡新聞收費的可行性。 香港目前的情況雖然還沒有美國那樣嚴重,但網絡新聞乃至網絡副刊卻大有蓋過收費及免費報紙之勢,成為第三種爭取讀者的重要力量。正因如此,才有“香港新聞媒體已走進三分天下”的說法。此外,最近出現了一種不能忽視的收費報紙大變革情況,值得尚未推出這種內容的收費報紙思考。情況是網絡版報紙已配合電視畫面做法,讓讀者可以同時閱讀文字和動態內容,通過屏幕感受現場動感情況。這種動與靜的配合形式,形成了既可理性了解新聞,也可感性進入新聞氣氛的特點。這無疑為報紙擺脫未來無可避免地面對大滑落形勢的一種救亡行動。 傳統報業形勢不妙 有評論認為,香港媒體新聞三分天下的形勢還會維持一段不短時間,但作為敏感性的媒體,以多變應對難以預測的大變是一道法寶。於是,有報業集團在維持收費報紙的同時,率先創辦了免費報紙,為的是想繼續走在社會最前頭,但估計不到的是因此令香港媒體呈現一種紛亂的局面。或許這樣的局面需要等到三分天下的收費報紙、免費報紙及網絡新聞有了明顯的勝負定局才會結束,但在競爭之中出現的實力較量,已漸次形成汰弱留強的局面。 香港報業的變化即使較美國來得慢一些,但美國的情況最終還是會在香港顯露出來,畢竟香港的網絡優勢不比美國差。新聞媒體三分天下的局面,第三方面的網絡媒體優勢隨著年輕一代掌握網絡的分量越來越重,最終必會走向網絡新聞的免費報紙、傳統報紙、“二三四”、“一二七”分勢,這正是需要引起收費報紙關注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何面對這種媒體的戰國時代,目前香港媒體還看不出一種共識,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因此,重要的是首先對三分天下的媒體分化情況有所掌握。實際上,免費報紙並不一定永遠佔據制勝高地,它在表現出不少優點的背後,始終有著不環保及消息簡單化的缺點,真正想獲取詳細新聞內容的讀者,如果不靠收費報紙,就必然要靠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