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從羅斯福到奧巴馬 | |
http://www.CRNTT.com 2009-01-24 11:45:25 |
奧巴馬與林肯的共同之處,在于兩人曾經都做過律師,都來自伊利諾伊州;他和肯尼迪的相似之處在于都是民主黨人,當選總統時的年齡相仿,而且對美國政治實現了文化突破。作爲羅馬天主教信徒,肯尼迪的當選總統,打破了盎格魯—薩克遜新教教徒壟斷白宮的歷史;而奧巴馬的到來更具革命性,白人獨占白宮的歷史因此被中斷。 但是,從施政環境和施政目標來看,奧巴馬和羅斯福的共同之處顯然要更多。兩人都來自民主黨,都在危難時刻上臺,所面對的經濟現狀、所懷抱的遠大抱負以及所背負的民衆期待,都完全一樣。這種廣泛的可比性,爲我們觀察和評價奧巴馬提供了歷史的參照。 羅斯福于1933年從胡佛總統手中接過政權,當時百業蕭條,經濟危機的嚴重程度甚至超過現在。當時,美國工業産值下降一半,8萬5000家大小企業倒閉,農民被迫離開耕地,欣欣向榮的城鎮變成鬼域,百萬富翁變得身無分文。當時的就業狀况要比現在更嚴重,失業人數多達1200萬,占全部勞動力的40%。由于沒有社會保障,大量赤貧人口無家可歸,只能在公園和其他場所露宿,社會內部暗流汹涌。 如同當年的情形,奧巴馬上任之前的民情也是怨聲四起,布什總統的民意支持度跌入穀底,與當年的胡佛總統幷無二致。奧巴馬深具個人魅力,以“改變者”的形象贏得民衆的信任和支持,幷在大選中以壓倒性優勢獲得勝利。 再翻開歷史,羅斯福當年同樣是魅力無窮,雖然腰部以下癱瘓而行動不便,但却以“改變者”的形象和樂觀開朗的性格,博得了人民的愛戴,最後也是以很大優勢將政治對手挫敗。 可以說,除了膚色、家庭背景和年齡的差异之外,奧巴馬和羅斯福在其他方面似乎如出一轍。這就難怪美國民衆對奧巴馬懷有超高的期待,指望他爲美國開創出另一個自信、繁榮的“羅斯福時代”。 能否使經濟起死回生 從個人的政治素質來看,奧巴馬具備開天闢地的智慧和天份,這是筆者從他的兩本著作中得到的印象。所以,不只是美國選民熱情擁抱他,其他國家也是寄予厚望。 但是,把奧巴馬就職演說後的市場反應和羅斯福時期相比較,人們難免會感到一點失望。1月20日奧巴馬在發表就職演說之後,華爾街偏偏作出了冷淡的反應。股市不升反跌,商界信心幷未提振,與民衆的興奮之情形成了强烈反差。 而在1933年3月4日(當時的總統就職日),羅斯福的就職演說産生了魔力般的效果,特別是“我們唯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那句話,令人爲之振奮。在第一個星期之內,白宮就收到45萬封來信,處理信件的職員不得不從原來的一人增加到70人。現在的奧巴馬也許已經收到了大量熱情洋溢的電郵,但華爾街的反應却是更實質的指標。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