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美新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09-01-03 00:23:41  


奧巴馬將怎樣與中國展開新博弈?
  中評社北京1月3日訊/ 第一財經日報刊載馮郁青文章《中美新博弈》,全文如下:

  李潔明在1989年到北京的時候,作為美駐華大使,他面臨著中美建立邦交以來的最低谷。

  作為在台灣地區擔任過要職的美國官員,李潔明自認在台灣的經歷為他帶來了很多負累。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他斡旋大陸和台灣的關係。

  協助中國加入亞洲發展銀行,並為中國加入關貿總協定而積極準備,對於李潔明來說,當時中美兩國複雜的政治關係使其在中國經歷了相當多的低谷,甚至於要直面有可能的軍事衝突。

  也許正是因為經歷了這樣的低谷,李潔明對奧巴馬政府下的中美經貿關係並不過於擔心。

  “在貿易方面總是要有問題,也總是要有爭鬥,”李潔明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表示,“在目前危機的情況下,每個國家都開始考慮自己的利益,情況有可能會更糟。但是在這個時候中國如果為了鼓勵出口而採取補貼或者讓人民幣貶值,美國為了國內工作機會而採取保護主義的措施無疑都是錯誤的舉動。”

  不過,這種摩擦已經開始。據路透社報道,2008年12月19日,美國貿易代表宣布將在世貿組織中採取法律措施制止中國政府對國內出口企業進行所謂“現金補貼、優先貸款”等激勵出口的措施。

  這項反對中國採取出口補貼的動議是在美國最近要求對中國貨物,包括鋼材、紙張和輪胎增加關稅後提出的。

  而中國,因為出口下降已經使得一些沿海省份出現了失業增加的現象。中方抗議美方在世貿的指控,指出中國鼓勵出口的政策不違反WTO的規則和國際慣例。

  “中美兩國的經貿關係在短期內將會有所惡化。”美外交委員會的研究員賽特思(Brad Setser)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1“要聯合,不能孤立”

  中美的經貿關係在過去的30年裡經歷了飛速的發展。雖然美國指責中國出口過多,但中國實際上也是美國成長最快的出口市場,同時中國在所有的發展中國家經濟體中是最開放的一個。

  根據美外交委員會的一份報告,在2000年至2005年間,美國出口到中國的產品大約增加了160%,而對全世界其他地方的出口只增加了10%。

  在這5年期間,中國占了美國公司出口增長的一半。雙向貿易從1978年的9.9億美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3780億美元。中國現在是美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而美國是中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之一。中國的進口關稅低,所使用的配額也僅限於幾種農產品的進口配額,同時中國也取消了對進口的許可證要求,幾乎是準時地履行了WTO的義務。中國的進口與GDP的比例是印度(其關稅幾乎是中國的三倍)的一倍半、美國的兩倍及日本的三倍。

  但是美國對中國巨額的貿易逆差以及此次全球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壓力使兩國的貿易關係出現問題。對於奧巴馬的新政府來說,和中國的貿易將會是他長長的任務清單上頗為棘手的一個。一方面中國日益增長的實力使美國學界普遍認為和中國的關係非常重要,並且需要不斷升級。美外交委員會主席哈斯(Richard N. Haass)就在最近指出,奧巴馬新政府最重要的挑戰就是中國。

  他發表在《新聞周刊》的文章中說,中國的經濟規模是美國的一半,在30年內,兩個經濟體有可能會大致相同。中國人吃的是什麼,他們開多長時間的車,他們選擇在哪裡或者怎樣生活、工作和玩樂,都將會對能源的價格、地球的溫度和人類的繁榮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因此他向奧巴馬政府的建議是對中國一定要聯合,不能孤立。

  而美國彼得森經濟研究院主任伯格斯坦(C. Fred Bergsten)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指出華盛頓應該重新衡量與北京的關係,將目前的中美戰略對話(SED)升格到“G2”的對等夥伴地位,明確承認中國是世界兩大經濟實體中的一位。所有這些都是希望將崛起的中國納入到現有的以美國為主導的體系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