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對拜登政府東盟外交的分析研判

http://www.CRNTT.com   2022-08-13 00:09:36  


 
  除高頻次訪問之外,拜登政府還在各類雙多邊平台同東盟接觸。2021年3月,美國與東盟舉行第12次東盟—美國聯合合作委員會會議,美方表示會在《東盟印太展望》的框架下與東盟進行合作,落實《東盟—美國戰略夥伴行動方案(2021—2025)》,為地區安全和繁榮作出貢獻。5月,美國和東盟舉行了第34次美國—東盟對話,美方表示將振興與東盟之間的夥伴關係。6月,拜登政府與湄公河—美國夥伴關係的成員舉行首次高級官員會,美方強調支持湄公河國家的經濟發展。8月,布林肯參加了美國—東盟外長會議、東亞峰會外長會議、東盟地區論壇和湄公河—美國夥伴關係會議等多個線上會議,在會上強調美國為“印太”地區提供抗疫援助以及對“東盟中心地位”的支持。10月,拜登在線上出席了美國—東盟峰會和東亞峰會,並宣布向東盟投資1.02億美元,用於支持東盟的氣候變化應對、經濟發展、教育和抗疫項目,擴大美國和東盟的戰略夥伴關係。

  二是渲染對華地緣政治焦慮。拜登政府竭力鼓吹“自由開放的印太”概念,強調“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並稱中國是對這些概念“最主要的威脅”。在上文中列出的一系列高頻次外交互動中,拜登政府抓住一切機會向東盟國家灌輸“中國威脅論”,誘導東盟國家政府和社會的對華焦慮情緒。其中最主要手段,便是藉南海爭端挑撥中國同東盟國家關係。2021年3月,中國漁船因躲避風浪在牛軛礁附近停留,菲律賓方面為此說三道四。布林肯藉機立即聲明南海地區的衝突屬於《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的適用範圍,妄圖使“牛軛礁事件”在中菲間持續發酵升級,對中菲關係造成衝擊。6月,舍曼訪問柬埔寨時向洪森首相表示,美國會協助作為2022年東盟輪值主席國的柬埔寨“應對包括在南海地區等關鍵的區域政治和安全挑戰”,意圖動搖柬政府一直以來反對將南海問題國際化的立場。7月,在“中菲南海爭議仲裁庭”就“南海仲裁案”放出所謂“裁決結果”5周年之際,布林肯公開聲稱美國擁護“南海仲裁案”的“裁決結果”,在與東盟各國外長的視頻會議中,其強調美國會和東盟各國共同應對中國在南海地區構成的“威脅”,並重申美國拒絕接受中國在南海的“非法”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主張。8月,哈里斯在訪問新加坡時稱,中國在南海問題上仍在採取“脅迫”“恐嚇”等措施宣示南海主權。在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丹尼爾·克里滕布林克和布林肯對印尼、馬來西亞等國的訪問中,類似的言論更是屢見不鮮。2022年1月12日,美國國務院又在《海洋界限》刊物發布“中國在南海的海權聲索”報告,全盤否認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正當權益,誣衊中國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試圖煽動東盟有關國家採取行動激化矛盾。

  拜登政府藉煽動對華戰略焦慮之機,還推動美國同域內多個盟友夥伴的軍事安全合作。2021年6月,美國在印度尼西亞廖內群島投資350萬美元,建造海岸警衛隊培訓中心①;7月,近2250名美軍與印尼陸軍舉行了聯合軍演。而自2016年起陷入沉寂的美菲同盟也開始復甦,2021年6月,美國國防部批准了向菲律賓出售F-16戰鬥機、“魚叉”反艦導彈和“響尾蛇”空對空導彈;7月,菲律賓宣布全面恢復美菲《訪問部隊協議》。8月,美國海軍與21國在東南亞地區舉行第20次“東南亞合作訓練”(SEACAT)軍事演習,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均受邀參加。近期,美國還擬與菲律賓舉行大規模聯合軍演,號稱是雙方“三十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聯合軍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