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劉泰廷:中俄即使形式同盟也對美有龐大壓力

http://www.CRNTT.com   2021-12-31 00:07:08  


 
  以美中俄大三角關係來觀察,劉泰庭說,目前看來,中俄關係緊密結合,中俄邊長、美國邊短,這個局面就是美國外交路線變化所導致的結果,事實上,在特朗普任內美國把外交政策重心放在壓制中國,對俄敵意下降,但拜登上任後,外交路線回到傳統調性,拜登再度強調俄羅斯是“敵人”,美俄競爭再被提起,另一方面,仍要兼顧制衡中國,也促使中俄戰略夥伴關係距離拉近。

  劉泰廷說,從上述角度來看,中俄站隊就是大環境所趨,因為面對美國有意主導多邊國際秩序的壓力,中俄要不被國際孤立,唯有合作一途。但由於中國與俄羅斯有過去的歷史情結,兩強從來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軍事同盟,究竟中俄能否真正團結一致對外,有待觀察。

  劉泰廷指出,可以發現,俄羅斯近來除了跟中國有軍事上的合作,也在包括北京舉辦冬季奧運相關議題給予聲援,但另一方面,普京也赴印度訪問,促進俄印關係,然而,印度不只是QUAD的成員,印度跟中國也有矛盾問題,所以俄羅斯其實也有自己的外交盤算。

  不過,無論如何,劉泰廷表示,中俄即便只是形式上的同盟,卻也對制衡美國或者西方陣營產生一定程度的壓力,這樣中俄的目的就算達成了。可以發現,拜登日前才簽屬通過2022年國防授權法案,國放預算高達777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出美國面對中俄連線來勢洶洶,也要謹慎應對。

  此外,劉泰廷指出,俄羅斯與烏克蘭當前出現邊境危機,許多人拿來與台海問題做比較,並有觀察者認為,可能會產生共伴效應,一旦俄國出兵烏克蘭,台海危機就可能發生,甚至有軍事專家推論,中俄可能藉此合謀牽制美國。

  他說,雖然上述論點都屬於過度揣測,但這或許也是中國與俄羅斯都想要產生的效果,因為外界都在看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如何處置,尤其美國是否在兩者情境下出手?是否打破戰略模糊?還是仍以美國自身利益為主而犧牲民主夥伴?都將對西方列強形成莫大挑戰。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