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數據:安心出行虛設 如何安心

http://www.CRNTT.com   2021-11-12 00:01:57  


圖3 “安心出行”推出以來佔香港社交媒體通關議題關注度比例按月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4 “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推出以來累計下載量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隨著兩地恢復通關進程逐步推進,港府提出以“安心出行”記錄連結“港版健康碼”,香港社會各界都開始意識到“安心出行”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該議題佔通關議題關注度的比例在近2個月內已升至四成(如圖4)。同時,近一個月內“安心出行”應用程序的下載量繼今年2月後再次進入一個快速上升期,目前下載量已接近700萬次(如圖4)。有觀點指出,在防疫、通關這種頭等大事面前,市民的自覺固然重要,但行政強制力量的推動才是關鍵,如果連港府對一年來“安心出行”以及其它防疫追蹤措施都採取鬆、軟、散、慢的態度,怎麼可能引導社會自覺遵守?怎麼可能得到內地防疫部門的信任?

  中評智庫認為,“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如果形同虛設,應當是阻隔香港與内地進行防疫對接的重大障礙之一,也會是導致兩地通關局面長期無解的重要原因之一。兩地通關當然不能建立在高風險之上,如何將“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有效應用,或者與其它流動應用程式配合使用,成爲讓港人安心、讓内地放心的通關利器,香港特區政府還要花大力氣。此外,香港在外防輸入、檢疫管理、精準圍封、追蹤溯源上恐怕還存在不少問題,都需要抓緊時機徹底處理。我們清楚,香港輿論當前圍繞是否通關進行激烈的博弈,一些人在鼓吹“兩地不通關香港經濟反而獲得大發展”、“通關只是少數人的利益”、“有通關要求者只是香港人的零頭”之類的謬論,竭力切割兩地關係。如果特區政府信以爲真,或者在泛政治化炒作面前畏畏縮縮,致使兩地通關繼續拖延下去,必將遭受主流民心民意的反噬!長期不能通關的香港,必然成爲國家發展的包袱!

 (記者:何誠;分析師:舒曉葉;工程師:連港東;研究員:馮璀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