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為民執言 中評數據百期研討會在港舉行

http://www.CRNTT.com   2021-07-12 00:02:58  


 
  中評社總編輯、中評智庫基金會執行長羅祥喜說,中評社的數據新聞一推出,就引起各界關注和肯定。不到一年的時間,已推出一百篇數據新聞,有必要進行階段性的總結,前面各位的總結都是自己的切身感受,非常到位。一年來,我也深刻感受到,除了中評數據新聞本身的內涵和質量不斷深化提高、受關注的程度越來越大之外,更重要的是,中評社摸索出了一整套獨特、有效的數據處理與分析評論的經驗和方法,訓練和培養了一支團結協作、充滿熱情的數據新聞分析處理團隊。

  羅祥喜說,而更為重要的是,中評社的這個團隊,都非常認同和支持這項開創性的工作,均認為現在雖然已有很好的起步,但都不滿足於現狀,對充滿挑戰的未來滿懷信心,相信中評社接下來會有更多的創新和發展,更好地反映香港的社情民意和社會脈動,也更好地發揮為民執言的媒體功能。

  中評社社長、中評智庫基金會董事長郭偉峰最後作總結。他說,中評社與中評智庫基金會大數據中心在一年之內製作發佈了100篇有關香港問題的數據新聞,內容涉及了香港面臨的政治、政黨、法律、疫情、經濟、民生、國際關係等等深層次的問題。所有的數據新聞,都能夠做到以問題為導向,全網搜索,清洗出最為可信的數據,通過理論體系、認識論、方法論及科學算法的綜合運用,讓讀者看到一個完整的香港。中評社涉及香港問題的數據驅動調查新聞,特色非同一般。其中最重要的意義在於:中評社要掌握香港問題的數據話語權,並不是要壟斷什麼數據話語權,恰恰是要打破當前香港的所謂數據話語權之不當壟斷。用同溫層的相對數據、假數據來煽動民意、製造動亂,這樣的數據亂局必須終止了。

  郭偉峰指出,在香港輿論場中,有非常多的是非不清、黑白不明之新聞、輿論亂象,需要不斷地進行分析、解讀、澄清以及闡述,所以數據驅動調查新聞也應該是中評社數據新聞的最重要、最有價值的品種。中評社的涉港數據新聞需發揮“三流”輿論影響力:其一,積極反映民意主流,即抓住主流民意;其二,全力做到民意上流,即做好民意與政府管理體系的溝通;其三,努力推動民意外流,即讓內地以及海外受衆更多瞭解香港市民的真實想法。同時,中評社的數據新聞還具有“三點一線”的特點:全面反映香港社會的熱點、重點、痛點,堅守為民執言的底線。

  郭偉峰表示,中評社的數據新聞是智庫、媒體與大數據結合的產物,最為可貴的是大數據技術及分析方法,均由中評社的年輕人自創甚至首創。展望未來,中評社要更上一層樓,就必須全力構建大數據智慧媒體的概念。中評社堅守新聞媒體的陣地,但是務必成為大數據智慧媒體中的一員,這樣才能一直走在時代的前面,不被時代所淘汰。中評社24年來的發展史,是以概念起家,以實踐促進發展的。從網絡通訊社到兩岸共同媒體,再到智庫媒體等概念的成功實踐 ,為今後全面構建中評社的數據智媒概念打下了堅實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