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郭偉峰:中評社的一國兩制大局思維

http://www.CRNTT.com   2021-03-16 00:07:40  


 
  內地的港澳問題專家齊鵬飛分析說:港澳回歸20多年來,“一國兩制”在港澳實踐取得了舉世矚目、舉世公認的巨大成就,事實充分證明,“一國兩制”是香港、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然而,近一段時間以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甚至出現了“影響社會穩定和長遠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回歸20餘年來,香港社會有一部分人對於“一國兩制”根本宗旨之“兩個基本點”,僅僅認同和接受“兩制”的一面,而不認可、不接受“一國”的另一面,事實上是對“一國兩制”方針,進行抽象肯定、具體否定。他們中的少數極端分子甚至幻想在香港回歸以後、在中央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以後,仍然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某種範圍內使“資本主義香港”與“社會主義祖國”有效隔離或分離,使香港擁有“完全的政治實體”或“半政治實體”的超然地位。從“香港價值至上論”、“香港利益至上論”一直到“香港城邦論”、“香港民族自決論”、“香港獨立論”,在“反共又反華”的危險道路上越走越遠。而且,在他們的背後,還有某些西方勢力在遏制和封堵中國和平發展的影子。①我們清楚地知道,“一國兩制”的底線在哪裡是各個方面都知道的,如果治港者麻木不仁,忽視了底線,那麼破壞者就會得寸進尺,不斷試圖突破底線。有中央的把持,底線不可能被突破,但是防備不牢的話,治港者就會損失慘重。

  我們看到,一直到2017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香港,提出了管治香港的底線思維,才驚醒了香港各個方面。作為智庫媒體,中評社在涉及各個方面的新聞報道上都格外注意運用底線思維,在香港問題上當然也有所把握。底線思維的運用使得中評社的“一國兩制”大局思維多了穩重的深度思考能力,少了盲目的樂觀情緒,這是需要繼續築牢的思維。

  必須強調,中評社對香港實踐“一國兩制”的成功是予以高度肯定的,我認為要在歷史的經緯坐標中正確評價香港的回歸:首先,香港回歸是一個歷史的必然。必然回歸,必然演進,必然成功。其次,香港回歸是與內地逐步融合的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過程,需要磨合,有問題但不會是不可克服的問題。第三,香港回歸是整體經濟實力獲得大提升的歷史機遇。中評社是支持香港實踐“一國兩制”的智庫媒體,在有關新聞報道活動中,必須運用辯證思維。

  二、中評社“一國兩制”大局思維中的大數據思維

  作為智庫媒體,中評社是比較早進行大數據系統運用的,用大數據思維來推動香港問題的報道,是中評社的特長,其中四種公認的大數據思維,讓中評社受益匪淺,這就是張義禎專家2015年1月26日在《學習時報》上發表的《大數據帶來的四種思維》中所提及的。

  1,總體思維:總體思維是社會科學研究社會現象的總體特徵,在大數據時代,隨著數據收集、存儲、分析技術的突破性發展,我們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動態地獲得研究對象有關的所有數據,而不再因諸多限制不得不採用樣本研究方法,相應地,思維方式也應該從樣本思維轉向總體思維,從而能夠更加全面、立體、系統地認識總體狀況。中評社自行開發的大數據系統,能夠全面地、合法地採集香港社交媒體的真實數據,有利全面掌握香港社會民意的變化趨勢。很多問題,用過去的慣性思維來看的話,會得出與大數據總體思維非常不一樣的結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