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 
中評青年論壇:香港青年與時代機遇

http://www.CRNTT.com   2021-02-07 00:04:22  


 
  第一,正視兩地民心隔閡,以“第一家園”促“民心相通”。上文列舉了兩地之間人流、物流的硬件交通設施非常齊全,不僅如此,近年來香港電訊企業紛紛推出“大灣區套餐”、香港本地銀行推出“大灣區開戶通”等便利措施,港人的確親身感受到兩地生活愈加便捷,故資金流、信息流也愈加暢通無阻。但為何近年來兩地民眾心理距離越來越遠?不僅是港人對內地的親近感、認同感更趨冷漠,內地民眾對香港的好感度也不斷下降?因此,“民心相通”才是“暢通”的根本宗旨。民心相通不是靠簡單的“民心工程”,而是靠和風細雨的深耕細作,需要有政治定力和歷史耐心,不求眼前或短期的成效。香港與大灣區(或深港)兩地合作,不僅衹著眼於基礎建設、產業政策,更關鍵在於人居環境。在這裡,我提議借鑒福建在兩岸交流中台胞“第一家園”的概念,應該把以深圳為首的大灣區九市作為港人“第一家園”。換言之,港人到大灣區要有“家”的感覺、“家”的便利、“家”的認同。

  第二,正視兩地協調機制短板,以“雙向普惠”促“政策互通”。大半年來疫情造成的“封關”雖然是無奈之舉,但藉此暴露出兩地在公共政策銜接上出現的巨大短板和不足。簡單來說,就以“港人送藥”議題為例,我們看到在這其中穿梭、協調、落實的是香港工聯會。當然我們高度肯定工聯會的熱心和擔當,但我們也不禁要問,僅僅靠一個工聯會怎麼能解決那麼多因“封關”造成的兩地跨境家庭的具體困難?這裡面難道不存在公共政策、政府機構的缺位和失職嗎?多年來,無論是香港和中央、還是香港與廣東省、大灣區九市,都建立了大量行政機構的交流、對接、合作機制,我們並不缺機制平台,缺的是可以整合職能、常態聯繫、積極解決問題和處理矛盾的機制。說到這裡,就要直面兩地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化、均等化、便捷化的問題,這又會觸及到兩地尤其是香港的既得利益格局,留待後面建議部分再議。

  第三,正視兩地規劃斷纜現實,以“非核心功能疏解”促“深港同城化”建設。中央既然已經提出“融合發展”,那麼在這個思維框架下,如何發揮“一國兩制”優勢,下好“深港同城化”這盤棋,就應該納入議程,也應具有充分正當性。在這一點上,香港要謙卑地做深圳的“學生”。這是因為,衹有40年歷史的深圳,本身就是充分借鑒國內外先進理念和經驗,從零開始、科學規劃、高標準建設的嶄新城市。深圳的功能劃分、生態保護、空間佈局都是經過周密論證的產物。但反觀香港,一方面由於歷史、法制和地理條件限制,再加上資本主義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要素流動規律,香港的規劃不僅存在各種弊病,還在近20年來裹足不前,導致“先天不足、後天畸形”的困局;另一方面香港和深圳的規劃從未有機銜接,例如與前海自貿區一海之隔的香港天水圍、屯門衹不過是以居住功能為主的衛星城,再如河套地區“起了大早趕了晚集”,香港科學園、數碼港和深圳光明科學城也毫無規劃上的先行對接。

  我認為,深港一體化是歷史必然,至於如何推動、如何破題,可以考慮借鑒近年來內地城市治理裡面“疏解非核心功能”、治療“大城市病”的方式。香港應該整理出一份清單,從國家和大灣區的角度梳理出,哪些屬於核心功能、哪些屬於非核心功能,屬於非核心功能的產業可以創造條件、提供政策誘因,與深圳的產業規劃相銜接,鼓勵深圳或大灣區成為香港非核心功能的疏解目的地、承接地、發展地,進而帶動上文提及的公共服務普惠化、均等化、便捷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