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張榮恭:從台灣光復思民族認同及兩岸和平

http://www.CRNTT.com   2020-10-23 00:02:25  


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10月23日電(記者 倪鴻祥)今年10月25日為台灣光復75周年,藍營辦活動慶祝,綠營卻避談此事,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22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最近這些年來,某些人卻持續加緊抹滅相關歷史,避談“台灣光復節”,認不認同台灣光復這個概念,是認不認同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的區別所在,也是未來兩岸走向和平或戰爭的重要分野。

  張榮恭表示,今年是清廷簽署割讓台灣和澎湖的馬關條約125周年,台人抗擊日本侵略軍的乙未戰爭125周年,中華民族對日抗戰勝利75周年,以及台灣光復75周年。歷史事實是:清朝政府所代表的中國,因甲午戰爭失敗,使台灣被迫割讓給日本,再因全民族抗戰勝利,使台灣回歸“中華民國”政府所代表的中國。

  張榮恭向中評社指出,歷史事實不容抹滅。有人淡化、否定台灣光復的史實和意義,意圖把中華史觀扭曲為“台獨”史觀,無異是在挑動兩岸政治攤牌,刺激雙方軍事對決,不僅愧對因抵抗日軍侵華而傷亡的3500萬中華兒女(其中,“國軍”犧牲130多萬人,共軍未計在內),也在製造兩岸衝突和台海危機,把台灣民眾推向深淵。

  他引述連震東曾說的話,台灣受降過兩次,這在整個華夏大地上絕無僅有,歷史意義非凡。一次是1662年鄭成功接受荷蘭人投降而收復台灣,一次是1945年陳儀代表“中華民國”政府接受日本投降,台灣終獲光復。連震東和謝東閔還分別擔任台北州、高雄州的接收委員會主委。當時,台灣是整個中國15個地方受降區之一,更是其中唯一舉行受降典禮的地方,所以尤其值得台人紀念。此後4年,兩岸在同一個“中央政府”管轄下,直到國共內戰造成1949年兩岸分治迄今。

  張榮恭向中評社強調,沒有全民族的浴血抗戰,就沒有台灣光復,也就沒有今日台灣。“吃菓子、拜樹頭”,是本土諺語,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台灣同胞,必然懂得這個道理。而台灣先民在日本佔領的50年期間裡,也是奮力反抗,就在割讓消息傳出時,群情悲憤不已,上書巡撫唐景崧稱“萬民誓不從倭”。於是有乙未戰爭,其後持續歷經對日武裝鬥爭、政治及文化抗爭,誠如台灣革命同盟會於馬關條約50周年、光復之前半年發表宣言指出,“台、澎同胞為保有民族正氣,七年抗戰,十次暴動,不達目的,絕不停止!”可悲可歎的是,近年政治勢力竟然擴大美化日本在台殖民統治,因此,有識之士應該“光復”“光復節”。

  他表示,根據同盟國1943年12月的開羅宣言和1945年7月的波茨坦公告,台灣必須回歸“中華民國”。1945年8月,國民政府制訂“台灣收復計劃綱領”及“台灣省收復計劃大綱”。9月9日,國民政府在南京舉行受降典禮,日本正式向中國投降。10月5日,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前進指揮人員抵達台北。10月10日,台北舉行了首次“中華民國國慶”典禮,這是民國34年。10月25日,日本在台最後一任總督安藤利吉於今之台北中山堂向陳儀遞交降書,會場高銜“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字樣。

  張榮恭舉例生動地說明了當時台灣社會的民族情懷。

  他說,日本投降後,位於台北太平町(現南京西路)的天馬茶房,貼出“天下本為中國土,馬上恢復台灣人”對聯。民間則唱“台灣今日慶昇平,傾見青天白日清,六百萬民同快樂,壺漿簞食表歡迎”。天馬茶房在日據時期,是知識份子聚集打探大陸“祖國”情況的地方,創設人詹天馬是台灣第一位電影“辯士”,後來他在台北圓環附近投資的電影院,還是名為“大中華”。1947年不幸的228事件,竟也發生在天馬茶房門前。

  張榮恭表示,又如負責接收台北州的連震東,就是受他的尊翁連橫鼓勵“欲求台灣光復,須先建設祖國”,故於1931年從台灣前往南京,並攜連橫給友人的手札寫道“以軒黃之華冑,而為異族之賤奴,泣血椎心,其何能惄!”流露了鮮明深厚的民族氣節。連震東隨即申請恢復“中華民國國籍”,並在大陸工作了14年,於抗戰勝利後回台,他描述說“我一回到故鄉,就見到各處都是歡天喜地,鑼鼓喧天,張燈結綵放鞭炮,真是不得了的歡迎!”

  張榮恭認為,台灣光復這個概念,體現的是兩岸人民本即一家,同為炎黃子孫,同屬中華民族。至於西班牙佔領,接著荷據,到鄭成功收復,再為清廷統一,又日據,再光復,台灣的命運都反映了兩岸關係數度分分合合的變化。當前,如何處理好兩岸關係,更攸關台灣民眾的安全與福祉。而台灣光復這個概念所蘊含的民族認同,對於促進兩岸人民和諧相處、達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非常關鍵的正面價值,很有必要加以發揚。

  張榮恭說,歷任大陸領導人倡議的“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是基於兩岸都懷抱民族認同的立場。兩蔣乃至李登輝在位時,也都以中國人自居,使得兩岸在或和或戰之間,擁有爭取和平的機會與維持現狀的空間及時間。但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意識,也是積極有益的雙重身分屬性,卻因政治勢力推行“去中國化”而遭到削弱,以致在兩岸關係上,形成台灣人和中國人的對立,完全不利於和平,加上兩岸原有的政治諒解喪失及外力介入,造成戰爭的機率持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