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盟美和中 日本政界主流

http://www.CRNTT.com   2020-03-14 00:03:18  


 
  2017年以來,促使安倍政府積極地改善日中關係的國際因素是特朗普總統上任以來日益興盛的美國孤獨主義潮流。這裡,從日本的政策過程來做一個觀察。

  日本盟美派1996年發明了“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政策的基軸”這一定位詞,此後漸進活動美國行政官員接受,寫入美國領導人講話稿,並一步步擴大其適用範圍。這一手法可以說是日本政策過程中的慣用行動方式。至2015年,安倍·奧巴馬首腦會談達成了“日美同盟是兩國亞太乃至世界外交的基軸”的共識,意即以日美兩國協商為基軸領導國際社會。日本盟美派耗時30年,終於傍實了美國大款,蹭到了國際領導者的熱度。

  2016年美國大選,安倍為保住至今的盟美成果,押寶奧巴馬的接班人希拉里·克林頓。日本防衛大學前校長五百旗頭真教授回憶道:他在投票前的9月10月,去了哈佛大學一個多月,當時約瑟夫·奈教授正在為希拉里新政府招募120人的外交團隊。顯然,五百旗頭真是銜安倍首相之命去參與美國外交團隊的組建,塞入日本可心的人選。可是,特朗普當選了!五百旗頭真老先生仰天長歎:經年歷練的美國外交精英們都在反建制派的逆流中被驅逐了!百年國際秩序竟然在老夫眼前自我坍塌了!老先生在極度失望之中,對日本媒體暴露了他親赴哈佛的這段辛密。

  安倍身為首相無法失望,衹能奮身救場。2017年2月安倍搶到了特朗普上任後的首場首腦會談。可是,會談後發佈的日美聯合聲明,竟把“日美同盟基軸論”給廢了!改為了“同盟和平和繁榮的基礎”,即一個“基礎”。“基軸”是唯一的,日本1996年造語,歷30年心血培育而成的“日美基軸主導亞太和世界”之論述。特朗普上任伊始就取消了“基軸”!英文單詞並未變,特朗普竟細緻到要求把日譯從“基軸”改為“礎”!

  安倍不能絕望,無法放棄,衹能忍辱負重。安倍又為原也是日本為特朗普量身打造“印度太平洋戰略”一詞。因為特朗普不會沿用奧巴馬時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一詞,這個詞也是日本促成的。日本在第一時間把 “印度太平洋戰略”一詞塞入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和謀將其寫入特朗普的發言稿。日本媒體在特朗普於2017年11月第一次訪問日韓中越菲,並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和東亞首腦會議之前,興高采烈地炒作了特朗普將在首次出訪亞太期間發表美國的“印度太平洋戰略”這一新外交戰略②。可是,結果特朗普竟在講話中刪去了“戰略”二字,僅講到:“獨立的主權國家追求各自的夢的自由開放之印度太平洋地區是我們的期望。”③特朗普衹是強調了各做各的,他的戰略僅僅是美國第一。此後至2020年的今天,他從未再提及“印度太平洋”。美國國務卿蓬皮奧和兩任國防部長,及一些美國議員們還堅持著用了幾次“印度太平洋戰略”一詞,但是全無預算措施,也就是說說而已。

  三十年外交努力一夕歸空,日本外交精英們所受精神打擊到了不可承受的境地。最右翼的安倍正是在這種世界戰略格局的巨變中,轉而積極尋求改善日中關係的。

  日本政府開始擇路。2019年10月25日安倍首相訪華,在記者會上宣佈:日中關係進入了新階段,新時代,新次元;日中關係從競爭轉為協調,從威脅回到夥伴,共同維護自由公正的國際貿易體制。安倍首相和習近平主席又親臨會場,見證了兩國企業家簽署共52項第三方市場合作專案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