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大陸實力統一模式浮現

http://www.CRNTT.com   2019-05-02 00:04:44  


 
  然而,實際制約陳水扁的政治行為,還是由美國所操作,這也是小布什稱台灣是麻煩製造者的原因。但美國行動的初衷,主要是不願傷及“全球反恐戰略”的需求而來,並非中國大陸實力的自身展現,外部干預仍是現實的存在。

  由此可知,對台政策的推動,必須考慮環境背景,1979年《告台灣同胞書》,主要考慮因素是來自於內部“經濟發展戰略”需要與中美建交的外部關係改善,1983年鄧小平回答楊力宇對台的武統與外交遏制政策,具體地舉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6點主張,仍是內部經濟發展需要與外部“聯中制蘇”政治壓力紓解下,進一步闡述“和平統一”的要義。2005年《反分裂國家法》制定,一方面是針對台灣對大陸政策轉向衝突防範,以及內部武統呼籲升溫的回應;二方面也在小布什“全球反恐戰略”下,對台海局勢控制的意圖與對視中國大陸為“戰略競爭對手”的容忍程度。

  “和平統一”是一種主觀的設計與期盼,客觀對象行為的變化與第三方的干預力量,都是一種變量,歷史發展證實,這兩種變量始終圍繞在兩岸關係的發展進程,克服這種變量的影響,終究要依賴自身力量的展現。

  1988年後,鄧小平主張“韜光養晦”作為國際政治行為的指導原則,這並不衹是針對當年西方的圍堵政策,更多的是發現應對國際衝突的壓力,仍有賴於自身力量的壯大,這種力量的展現,必須是一種全面性質,而非單一力量支撐,綜合國力成為大陸追求的指向。

  2010年中國大陸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胡錦濤對外政策仍依循“韜光養晦”原則,對台而言,主要的是“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但對於美國而言,重返亞洲成為美國新的政策,這也預告了美國將會順勢打出台灣牌,台灣將成為美國的戰略工具。這也說明了大陸“和平統一”的政策選擇,未來美國的介入力量將會更大,和平統一的實踐,更須要建立在自身力量的基礎上,方有執行政策達成目標的可能性。

  三、干預力量的主角由暗轉明

  戰略行動衹有理性,利害權衡是行動基礎。2010年中國大陸成為第二大經濟體以後,美國即將戰略重心移轉至亞洲地區,足見奧巴馬時期,已經意識到美國在亞太地區“權力即將失衡”,塑造“亞太權力再平衡”,便成了美國的當務之急。

  2010年朝鮮半島發生天安艦事件,觸發半島危機:2012年日本發生釣魚台購島事件,形成中日對峙;2013年南海黃岩島事件,中菲衝突升高:2016年南海主權歸屬經海牙國際仲裁法院公佈,東協施壓中國大陸應遵守國際法爭端的解決,這些都是撬動權力平衡的重要槓桿,美國著力相當深,奧巴馬是要透過“權力平衡”方式,達到原有的平衡狀態,甚至提出G2的建議,顯示他的行動具有底線,尤其在“戰略槓桿”的運用,尚未將台灣納入其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