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兩岸哪種方式統一 都需要過渡安排

http://www.CRNTT.com   2018-09-23 00:11:38  


 
  台灣人普遍對“一國兩制”沒有好感,因為當人民還沒弄清“一國兩制”的內涵是甚麼之前,藍綠政黨基於各自意識形態就把它徹底汙名化了。而且在此議提出時,所有看似對台灣極其善意的讓步,其實都是台灣已經擁有的,對台灣沒有甚麼太大的吸引力。香港經驗更讓反對“一國兩制”的台灣人有了更多說嘴的資料,扭曲地批評“一國兩制”大大限縮了香港的民主自由與人權,台灣拒絕接受似乎就更言之成理了。在“一國兩制”初提出時台灣人有這種反應還可理解,今天如果還不知應變,那就真的不知今夕何夕了。

  與香港相較,台灣實施普選許多年,政黨操作民粹幾達出神入化境界,堅持分離主義立場也有許多年,目前毫無放棄可能。比之於香港鬧事的衹是一小撮人,台灣分離主義者聲勢浩大。民進黨兩度在台灣執政,現在還在台上。在野的還有比民進黨更激進的時代力量、喜樂島聯盟等政黨,夥同者眾,美日在此影響力又根深蒂固。

  可以想見,“一國兩制”未來如果適用台灣,一定是分離主義已經被剷除。不過,台灣分離主義自黨外發展到今天,已有40多年歷史,枝繁葉茂,即便砍倒大樹,也不能排除枯木回春的可能。

  正因為如此,未來對台實施“一國兩制”時,恐更得小心謹慎。除了應記取香港經驗、適用十九大報告針對港澳“一國兩制”內涵所做的修正外,恐怕鄧小平時代承諾台灣的不派軍、不派人、司法獨立……等內容都一併需要重新檢討。十九大報告中所提“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會包含台灣現有的政治制度(如中央與地方的層級劃分、選舉制度)、教育體制(如去中國化教育)嗎?如不能全盤接受,現在話就不宜講滿。這是大陸應該仔細思索的問題。

  四、不確定的統一方式與結果

  我們花了許多篇幅討論“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那是因為我們高度希望兩岸能用和平的方式統一,將統一的代價降到最低;也是因為我們相信,即使兩岸能和平統一,兩岸制度如此不同,分隔如此之久,互信需要時間建立,融合需要時間催化,在走到心靈契合、一國一制的實質統一前,需要一段過渡時期、一個過渡制度,讓統一的過程可以順暢無波。

  殷切的期待是一回事,現實的環境又是另一回事,兩岸關係的發展存在許多變數,未必會如我們所願。就以當前的局勢來說,大陸與美國之間的貿易戰已經開打,會持續多久、升高到何種程度,都有待觀察。貿易逆差衹是美國的藉口,用以遏制大陸崛起,美國真想要的是打消“2025中國製造”,強迫中國經濟政策轉彎,在尖端高新科技發展的道路上止步,徹底斷絕中國對美國領導地位的威脅。

  在這場貿易戰中,台灣儼然成了美國牽制大陸、刺激大陸、負責將後者引入武統陷阱、拖垮大陸發展政策的棋子。不然就無法解釋,這兩年多來美國對台政策何以與傳統美國政策如此不同,如此出格。這樣的用心大陸當然也有所洞察。反制之道就是你打台灣牌,我就出朝鮮牌,求其對沖,達成平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