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G20前瞻:東北亞敏感 中日韓如何互動

http://www.CRNTT.com   2016-08-31 00:05:04  


中日韓外長會議上週在東京舉行
  中評社北京8月31日電(記者 束沐)冷戰結束後,中日韓成為全世界範圍內經貿發展最具活力、人員往來最為頻繁、文化交流最為密切的地區之一。然而,三國之間的政治關係卻始終“忽冷忽熱”,長期受到歷史問題、領土問題、美國因素、朝鮮因素與民族主義的困擾,政治互信基礎不牢,突發性、敏感性事件迭出。以目前最為突出的中日東海問題、中韓“薩德”爭議、朝鮮核問題為例,無一不是上述結構性因素所致。

  回顧近三年的中國與日韓之間的雙邊關係,真可謂是“潮起潮落”。2014年北京APEC會議上,中日領導人握手時的尷尬場面還歷歷在目,2015年“九三閱兵”天安門城樓上中韓領導人親切互動的畫面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時過境遷,G20杭州峰會召開在即,此刻的中日韓關係相較於一年前和兩年前,又發生了許多意想不到的變化。

  薩德危害中韓關係 韓方強硬態度是障礙

  首當其衝的,就是“薩德”陰影下中韓領導人是否會藉G20舉行雙邊會晤的問題。2016年7月,美韓不顧中方強烈反對,搶在中國政府忙於處理“南海仲裁案”外交斡旋的敏感時刻,決定在韓國慶州部署薩德反導系統。“薩德”在韓部署,首先嚴重破壞了東北亞地區的安全格局,危害了中國在該地區的戰略利益,半島不穩定因素驟增;其次影響了中韓之間通過長期經貿互動與高層往來所建立的來之不易的政治互信。儘管韓方無論是政界還是學界,均聲稱“薩德”無害中韓關係與地區穩定,但這一決定已不可避免地對中韓關係產生極大負面影響。

  7月中旬,樸槿惠在出席亞歐領導人峰會前強硬表態,聲稱“薩德”在韓國國內沒有討論的餘地。在隨後的蒙古峰會上,她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會面被取消。同時,中方除了通過外交方式表示強烈反對外,有關部門還暫停或限制了數個中韓文化交流項目。8月初,六名持“反薩德”立場的韓國國會議員訪問北京,但在樸槿惠的政治壓力下,他們全程對外噤聲並臨時取消了採訪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