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深度專訪:周士新談菲律賓總統對華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6-07-12 00:33:45  


 
  杜特爾特是柔性的民族主義者和實用主義者
  
  中評社:杜特爾特被媒體稱為菲律賓版的特朗普,在對華表態和南海問題上先後表達了多個模糊甚至矛盾的說法。例如他在競選總統時曾表示希望以中方為菲律賓修建鐵路為交換條件“擱置南海主權爭端,並反對國際仲裁”,並追求獨立外交路線“不會依賴美國”,但也曾表示希望中國為菲律賓修建鐵路,但不會因此放棄黃岩島。應該如何理解杜特爾特其人及其未來的對華政策?

  周士新:不止是杜特爾特,許多東盟國家的領導人的政策都在轉向,更加注重國家內部經濟發展,例如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維多多提出的“全球海洋支軸”戰略,更多是注重加強與海洋有關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其國內經濟發展。

  杜特爾特是一個柔性的民族主義和實用主義者。他的柔性民族主義主要體現在,他不是那種強硬的、特別民粹的領導人,但是他在保護菲律賓國家安全上也絲毫不含糊,該說的話還是要說出來,避免失去國內民眾的支持。同時,他又十分注重實用主義,以目標為導向,講究政策的靈活性。他既想跟美國要“槍”,增強軍事力量,又想跟中國要“錢”,幫助他促進菲律賓國內經濟的發展。

  其實,這兩者並不矛盾。正常情況下,菲律賓和美國的同盟關係不會因為中菲關係的轉好而完全崩潰,但是菲律賓不能將和美國的同盟關係用來針對中國,增加與中國討價還價的資本。如果杜特爾特把美國的“這杆槍”指向中國,中國當然是不願意的,更不會示弱的,必然會造成雙邊關係和地區局勢的持續緊張。

  杜特爾特如果想搞到美國的“槍”和中國的“錢”,並能夠對菲律賓產生好處而不是害處,就應該把二者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例如,杜特爾特應該將美國的“槍”指向菲律賓南部宣稱效忠“伊斯蘭國”的恐怖分子,將中國的“錢”用於促進菲律賓國內的經濟發展。這才是杜特爾特協調安全和經濟關係的正確路徑。

  對於杜特爾特在南海方面的搖擺政策,中國也清楚這其中的原因。杜特爾特在外交上是沒有多少經驗的。他的底線很清楚,即想利用可能對菲律賓有利的仲裁結果與中國討價還價,但又希望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和實用性。也是基於這個原因,中國對杜特爾特並不完全放心。中國知道杜特爾特有和中國改善關係的意願,但是這個意願有多強烈,可以持續多久,是否具有連貫性,還真是很不清楚。

  如果杜特爾特真的希望改善和中國關係,就沒有必要發出太過模棱兩可的信號,而是要有一條明確的對外關係的主線,至少要讓中國方面放心,然後向國內和國際傳遞出比較明確的聲音。但是就現在情況來看,杜特爾特釋放出來的信號是比較強烈的,但是卻並不清晰。

  因此,杜特爾特還是應該盡早訪華,等到9月份主要大型國際會議都結束之後已經晚了。他要清楚,這些會議關於南海問題的輿論導向,可能也會對他造成極大的壓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