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外熱議未來五年:中國將是世界經濟穩定劑

http://www.CRNTT.com   2016-03-22 07:29:15  


 
  困難挑戰應當如何應對?

  “中國的經濟轉型是世界經濟史上規模最大的經濟轉型,面臨的挑戰、陣痛前所未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認為,在當前全球經濟低迷、金融市場動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轉型面臨著結構性矛盾,財政金融風險也進一步凸顯。

  面對風險與挑戰,我們應當如何應對,以保證目標的順利完成呢?與會嘉賓紛紛開出藥方:

  ——完善宏觀調控。

  “我們將不斷完善宏觀調控,強化經濟走勢的預測、監測、預警,加強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區域政策、投資政策、消費政策和價格政策的協調配合,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面進一步加強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為結構性改革營造一個穩定的宏觀環境。”徐紹史給出了答案。

  李偉表示,看財政政策,中國在財政赤字問題上一直秉持審慎安全的理念,在發揮積極的財政政策上仍有較大餘地;看貨幣政策,目前存貸款基準利率明顯高於其他經濟體,還有下調空間,未來可以加大貨幣政策靈活性,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增加市場流動性;看產業政策,中國可以在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規模和品種,以引導各類資源配置到效率更高的領域;看科技創新,去年中國研發經費投入達1.4萬億元,規模僅次於美國,各項創新政策還將推動創新資源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重點是要抓好‘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會上,徐紹史向中外嘉賓具體介紹道:中國將積極穩妥去產能,今後5年,鋼鐵產能將去掉1—1.5億噸,煤炭產能將去掉5億噸、減量重組5億噸;合理有序去庫存,主要是房地產庫存;積極審慎去杠杆,重點是企業債務杠杆;多措並舉降成本,特別是企業成本,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稅費負擔、融資成本、用能成本和物流成本;全力以赴補短板,通過適度擴大投資補足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短板。

  ——妥善處理風險。

  王一鳴認為,當前一要避免速度放緩的同時效益長期處於負增長,讓債務、資產等潛在風險顯性化,即“低效益陷阱”,二要注意“南北分化”,南方加工製造業規模較大、轉型較早,北方是資源密集地區,去年增長最快的10個省份只有天津在北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