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新一輪財政擴張有望延至明年

http://www.CRNTT.com   2015-10-03 08:34:32  


當前穩增長關鍵要靠穩投資,但在制造業投資、房地產投資放緩趨勢短期內難以逆轉的背景下,應對當前的經濟下行壓力,關鍵還是要靠財政擴張帶動基建投資增長加速。
  中評社北京10月3日電/今年以來,製造業投資增速攜手房地產投資增速一起下滑,成為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攔路虎,再加上基礎建設投資對衝乏力,“三座大山”壓得累計投資增速“跌跌不休”。鑒於年內穩增長已經進入加速衝刺階段,三季度以來,財政政策的擴張力度明顯加大,但是穩投資力度似乎仍有不足。有專家預計,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的新一輪財政擴張將至少延續到明年上半年。

  嚴峻攔路的“三座大山”

  經濟參考報發表記者方燁述評文章表示,今年以來,由於製造業投資、房地產投資增長乏力,《經濟參考報》曾經先後三次預測累計投資增速將會止跌,但迄今未能實現。

  製造業投資是投資中的大頭,占比大約在一半左右。然而,由於近年來出口受阻導致國內產能過剩,加上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持續為負,製造企業利潤下滑,導致投資後勁不足。這種情況在今年更為嚴峻。據海關統計,今年前8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為15.6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7.7%。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稱:“從上半年情況以及下半年的走勢來看,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國內外形勢可以說比預計的更加嚴峻、更加複雜,並且還面臨很多不確定性。”

  值得關注的是,出口遇阻的形勢短期內難以化解。8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較7月回落0.1,連續6個月下滑,表明今年第四季度出口壓力仍然較大。國家發改委22日發文指出,外需形勢低迷增加了出口回升的難度。今年以來中國出口增速總體呈放緩之勢,近兩個月又連續出現下降,綜合分析外需形勢和貿易條件等因素,下一步出口增速難有明顯回升。

  房地產投資此前一直是投資增長的火車頭,今年以來也明顯踩了刹車。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房地產開發投資數據顯示,如扣除7月的微漲,房地產投資增速已連續20個月呈下滑趨勢,投資同比增速已從兩年前的20%以上跌至不足4%。與此同時,房地產開發投資中的土地購置費增速一路下行,8月更是由7月的增長9.5%直接轉為下降9.1%。這顯示開發商對國內房地產市場信心不足。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介紹,受調查的很多三四線城市中,包括部分二線城市,房地產庫存普遍積壓3到4年,有的甚至達到10年之久。

  更令人遺憾的是,由於財政支出未能持續發力,很大程度上受政府調控影響的基建投資在上半年同樣表現平平。有分析認為,財政支出不給力與財政收入下滑有一定關係。今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收入同比同口徑增長僅為4.7%,稅收同口徑增長3.5%。作為地方政府綜合財力重要支柱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亦大幅減少,上半年同比降幅達到38.3%。

  發力新一輪財政擴張

  文章認為,當前穩增長關鍵要靠穩投資,但在製造業投資、房地產投資放緩趨勢短期內難以逆轉的背景下,應對當前的經濟下行壓力,關鍵還是要靠財政擴張帶動基建投資增長加速。這也是財政擴張相對於貨幣寬鬆的優勢所在:貨幣政策作為總量調節工具,在結構性調控中可發揮作用的空間比較有限,並且還面臨著讓金融體系落入流動性陷阱的風險。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去年下半年以來偏緊的財政政策是經濟疲弱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4月以來,中國財政支出已在顯著加快進度。今年8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近26%,創4個月以來新高。財政支出的大幅增加表明積極財政政策近期強勁發力,致力於推動經濟增長。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達到30.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為25%。今年前8個月,財政支出同比增長14.8%,達10萬億元。

  除預算內支出增長之外,地方政府債務置換擴容、城投債發行節奏提速等都將改善地方政府財力。3.2萬億元的置換債推出後,今年地方債發行總量達到3.8萬億元。城投債發行量也出現回暖態勢。根據最新數據,8月發行規模環比有所回升,較7月微漲128.4億元;發行量同比多增量進一步攀升,由上月的142.9億元擴大為262.6億元。徐高表示,預算內財政支出發力、地方政府債務置換擴容以及城投債發行加速將共同改善政府財力,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回升,發揮重要穩增長作用。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表示,當前財政收支看起來比較緊張,是因為政府出台了一些穩增長的稅收政策,主動放棄了財政收入的高增長率,而這正體現了財政穩增長的意圖。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認為,明年政府肯定還有能力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增效不是當前一小段時間,而應該是要在整個新常態期間長期實施的政策取向。“雖然財政結束了兩位數高增長,但財政完全有能力加力增效穩增長。我們的赤字率還在安全區,有必要的話還可以提高赤字率,我們的負債也有空間,有必要的話可以增加負債。關鍵是資金怎麼運用得好,加力之外還要增效,這和改革、機制轉變要密切結合。”他說。

  轉變改革釋放制度紅利

  文章指出,基建投資雖然是今年乃至明年的穩增長抓手,但是也要看到,當前財政收支矛盾明顯加大,財政擴張很難長期持續。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關鍵在於增長動力不足,這就需要尋找新的動力。目前來看,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是方向,通過改革釋放制度紅利則是手段。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經濟學家劉偉說,“目前看,今年‘積極財政政策+穩健貨幣政策’的搭配基調不會改變,那能夠改變的就只有鬆緊力度。鬆緊搭配的調控政策可以為應對經濟下行問題贏得時間,但是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解決問題還要靠轉變發展方式,包括轉變現行財稅體制、貨幣傳導機制、微觀主體定位等。於是今年以來,各界對改革的要求越來越迫切。”

  這種變化同樣出現在投資領域。比如新一輪財政擴張的一個特點是強調盤活資本存量,目前主要採取的是通過督察的辦法,然而效果尚不明顯。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部副部長李建偉介紹,由於審計力量加大等多方面原因,很多投資資金中央已經撥付,但是由於地方配套資金困難且幹勁有所不足,很多都還“趴”在地方政府或者項目公司的帳上。再比如,在劉偉看來,製造業投資疲軟的主要原因在於大企業產業升級存在障礙,導致企業缺乏投資機會,有效的投資需求不足。而這一現象則表明,當前經濟結構問題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已經變得更加直接。

  如何化解經濟下行風險,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研究員張曉晶的建議是盡快重新優化配置政府資產。他說,中國經濟未來的希望在於提升勞動生產率,這在以前主要依靠經濟結構的轉換。但是現在再這麼做難度比較大,那麼還可以考慮的辦法一個是加強空間配置,另一個就是改變經濟存量的構成。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很清楚,就是政府控制的資源過多,主要包括科教文衛和國有企業兩大塊,需要改革的方向則是重置這些資產。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扭轉民間投資增速持續放緩、遲遲難以接過政府手中穩投資接力棒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