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實施發展戰略需築牢資本市場“防護墻”

http://www.CRNTT.com   2015-07-30 08:00:18  


  中評社北京7月30日電/幾天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負責人座談會上強調,當前世界經濟復甦一波三折、不確定性增多,其影響需要高度重視。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仍具有巨大的韌性、潛力和回旋餘地。所以,未來中國經濟發展,關鍵要遵循發展規律,堅定發展信心,掌握發展主動權,用更大的努力和耐力來推動。

  證券時報發表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王勇文章認為,結合中國近期出現的股市暴跌來看,實施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更需築牢資本市場“防護墻”。

  文章分析,當前世界經濟雖然在緩慢復甦,但復甦之路並不平坦,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其中最突出表現在:

  第一,希臘債務問題治標不治本。7月13日,歐元區在希臘“退歐”最後一刻達成新的救助協議。並且,這個新的救助協議在7月16日的希臘議會上也艱難獲得通過。隨後,歐元集團“原則上”同意對希臘提供三年期歐洲穩定機制(ESM)項目支持,即開始啟動對希臘第三輪救助。7月20日,希臘銀行業已開始恢復營業。目前第三輪援助談判正在進行中。經過近段時間的折騰,希臘債務危機問題是否就徹底解決了呢?恐怕世人絕大多數都會說不。6年來,希臘債務問題總是“壓下葫蘆起瓢”,因為許多解決方案都只是治標不治本。希臘問題不光對歐洲,乃至對整個世界經濟都將產生很大的影響。

  第二,美聯儲加息“緊箍咒”或提前念響。7月15日,因美聯儲主席耶倫在國會的證詞再次重申如美國經濟形勢發展一如預期,即在今年某個時間升息是適當的。耶倫的講話略偏鷹派且日前公布的美國服務業PPI增長超預期,這就為今年晚些時候美聯儲加息增添了重要的砝碼,鞏固了年內升息預期。美元指數受到提振顯著上揚,一舉突破97。而一旦美聯儲加息,可能危及本就疲弱的發達經濟體復甦進程,並再度大幅推升政府負債額;同時,加息會加劇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亂象,引起發展中國家金融市場動蕩;再有,加息可能誘發全球資本市場的結構性震蕩,尤其會促使國際資本大量從新興市場經濟體流出,進而給其經濟復甦帶來麻煩。

  面對國內外複雜形勢,中國經濟仍能穩中向好,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為7%,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這也實屬不易。當然,對上半年經濟數據,有些專家學者提出了一些疑問。中國第二季度GDP的細分數據顯示,金融業為經濟增長率保持在7%這一目標水平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尤其是股市的暴漲為GDP貢獻了0.5個百分點,這也意味著隨著股市回調,下半年金融業對經濟的提振作用料難以持續。針對疑問,筆者的觀點是,上半年GDP同比增速還是符合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增速換擋的客觀實際和客觀規律的。同時,7%增速主要來自於四個“支撐”:即經濟結構支撐、經濟質量支撐、創業創新支撐和經濟政策支撐。特別是創業創新支撐,上半年,政府支持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形態快速顯效,大大激發了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數據顯示,上半年,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增加值增長8.1%,比規模以上工業快1.8個百分點。6月份,創業人員占全部就業人員的比重比1月份上升了0.11個百分點,“眾創空間”大大拓展了創業新局面。另外,在經濟政策支撐方面,今年上半年著力創新宏觀調控機制和方法路徑,加快推進體制改革與制度創新,從而使經濟運行總體上處在合理區間,主要經濟指標逐步回暖,積極因素不斷增加,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文章表示,至於股市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其暴漲暴跌都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暴漲也許能對經濟增長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暴跌對經濟的打擊也會很大。尤其是今年6月中旬至7月初的這場突如其來的暴跌,歷史罕見。造成這場股市暴跌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若從全球視角以及中國發展進程看就絕對不那麼簡單,因為它恰恰發生在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騰飛階段,發生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加速階段,發生在“三大戰略”實施與加強國際經濟合作尤其是“一帶一路”戰略將引領沿線國家互聯互通、共同發展階段。值得警惕的是,今年上半年,沒有硝煙的金融之戰就悄悄在中國的股市、期市、匯市相繼打響,而股市就是主戰場。可以設想,假如中國股市真的崩盤,不用說股市支持實體經濟將化為泡影,還將會直接打亂中國既定的改革開放步伐,嚴重影響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所以,我們要吸取希臘教訓,堅定信心,繼續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為核心,大力發展中國實體經濟,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加強國際經貿合作,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提高中國經濟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同時借鑒美國經驗,發展經濟勿忘經濟安全,在資本市場面臨動蕩時,政府堅決果斷採取措施維穩,而且絕不輕言退出,給市場以足夠信心。

  文章最後說,實施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更需築牢資本市場“防護墻”,維護資本市場健康、扎實、穩健運行,更要加強資本市場制度建設,搭建好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的“防火墻”,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