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準確把握影響經濟運行的四大因素

http://www.CRNTT.com   2015-02-10 09:23:52  


 
  三招齊出,跨越“中等收入牢籠”

  一是經濟層面需要修煉出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中等收入國家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就是國家經濟優勢競爭力的消失。當一個國家處於欠發達時期,雖然看起來可能一無所有,但實際上都具有一個優勢——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價格低廉。因此可以借此優勢生產出比其他國家價格便宜的產品,從而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但是,當它持續發展一段時期之後成為了一個中等收入國家,人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勞動力價格持續上漲,自然資源價格也隨著需求的擴張水漲船高,原本具有的成本優勢開始逐步減弱。於是,這些國家就會尷尬地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之中進入了世界產業體系中隱藏的一個牢籠:往後看,在低端產業自己競爭優勢已經消失,而且陣地已經被低收入國家搶占;往前看,在高端產業發達國家牢牢地掌控著制高點,難以與之抗衡;左右看,在中端產業又不斷受到其他國家的蠶食和圍攻,回旋餘地越來越小。要擺脫此困境,返身去與落後國家拼成本,幾乎不現實,而向前與發達國家拼科技也往往沒有可能,這也就是為什麼絕大多數國家陷入“中等收入牢籠”難以脫身的一個主要原因。

  今天的中國很大程度上就已經進入了這個階段:一是勞動力成本由改革開放前周邊多數國家的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變成了周邊多數國家的二倍到五倍,土地、環境、水資源價格更是遠遠高出許多國家,產品價格的競爭優勢正在明顯消失;二是在高科技產業方面,中國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絕大多數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國外投資者手中。在這種後無退路、前有堵截的情況下,我們也只剩下華山一條路:苦練創新內功,培育出強大的科技競爭能力,以期實現正面突破,在高端產業與發達國家一較長短。

  二是改革社會分配體系,縮小居民收入差距。一個看似非常“凑巧”的現象是,世界上那些能夠擺脫“中等收入牢籠”的國家基本上都是居民收入差距較小的國家。數據顯示,在所有發達國家中,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數高於0.35的只有極少數國家,比如美國;少數國家基尼系數高於0.3,大多數國家則在0.3以下。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發展中國家居民收入差距往往都比較大。尤其是在較早步入所謂“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基尼系數大都奇高無比。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拉美一些國家的基尼系數仍高達0.6以上,占其人口1%的富人擁有全部社會財富逾50%,而20%的貧困家庭僅擁有2.5%的社會財富。由於貧富懸殊,社會嚴重分化,各自利益訴求差異明顯,不僅容易引發激烈的社會動蕩,而且很難找到一個共同認可的發展方向穩步前行,這正是它們遲遲未能邁進高收入國家行列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自2000年起基尼系數就已經越過0.4的警戒線,2006年曾達到0.49,之後雖有所下降,但2013年仍高達0.473。在全球基尼系數由高到低排名中,中國的位置非常靠前,而比中國更靠前的除了拉美國家之外剩下的大多就是非洲國家。許多專家認為,儘管目前官方發布的基尼系數已經很高了,但是依然沒法真正反映出中國收入分配的實際失衡程度。根據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2010年中國家庭的基尼系數甚至高達0.61。為了解決收入差距問題,新一屆政府已經開始採取了多項重大舉措,除了延續上屆政府對弱勢群體增加財政投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等做法之外,更主要的是開始對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的高收入進行設限,同時加速推進社會各階層養老保險和社會保險的一體化和均等化進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