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鄭偉彬:習近平的政治改革 | |
http://www.CRNTT.com 2015-01-30 10:32:11 |
鄧小平在上世紀80年代多次所談及的政治改革,事實上應該是為了適應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行政體制改革;換句話說,是試圖在不觸動原有政治體制基本框架下,所進行的行政體制改良,以提高其行政效率。其背景正是當時推進經濟改革時,遭遇到舊有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部門的掣肘。因此認識到需要對政府機構、職能進行改革,為的是經濟改革的順利進行。 更何況,鄧小平為政治體制改革規定的目標有三條:第一是始終保持黨和國家的活力。第二是克服官僚主義,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是調動基層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積極性。可見,行政體制上的改革,才是鄧小平所說的政治體制改革的重點。 與此同時,習近平所進行的政治改革,也絕不會是西方式的民主政治體制改革。習近平多次強調說,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並不適合於中國。眼下其所推動的政治改革,是著眼於中國社會當下所面臨的危機所進行的改革,是針對為克服中國經濟、社會危機而需要的國家力量來進行的改革。而且,這場改革首先需要針對的是黨、政、軍這三大執政黨執政根本的領域。因為只有重新構建了權力結構,才能保證最高領導人有足夠的調控能力,調動各種資源進行其所要推動的改革;也只有這樣才能樹立起其最高權威,避免改革過程中遭遇各種力量的制約而無所作為。 中國當下所面臨的危機,包括社會危機和經濟風險。毋庸置疑,中國已然是個高風險的社會。無論是頻發的食品安全、環境污染問題,或是在北京、新疆、昆明等地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或是其它反社會行為的殺人事件,如山東招遠的邪教殺人事件等,這些事件都深刻地改變了民眾對中國社會的看法。中國人向來善於明哲保身,但現實的種種卻告訴人們,在高風險的社會環境下,卻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尤其是在過去“穩定高於一切”的高壓之下,弱勢群體的訴求無法得到維護時,往往更是選擇更加的弱勢的社會人群進行暴力報復。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