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從南海風雲看“習式外交” | |
http://www.CRNTT.com 2014-05-15 11:39:42 |
但中國卻堅持著自己的“人民共和國”歷史敘事:中國人民剛剛擺脫了帝國主義侵略和壓迫不久,新的獨立是人民國家的新生,不是清王朝的複活。人民中國在日益強大之後,雖然堅持不稱霸,但無論如何要爭回中國固有的傳統權利。在帝國主義時代,領土的割讓或取得體現的是統治集團的意志,甚至可以是帝王之間的交易。但“人民共和國”不可能,從理論上講,每一寸領土都屬於人民,任何國權喪失都事關全體人民。 周邊各鄰國,在近現代歷史上,或者曾經作為列強之一對中國犯下過侵略罪行(如日俄),或者在殖民地時期及獨立以後侵占了中國的領土(如越菲馬印),所以,現在的雙邊關係,仍受歷史上不正常關係的影響,需要重新調整。 在南中國海,中國堅持自己的傳統權利,將“九段線”當作“傳統海疆線”,對其範圍內所有島礁主權和海洋權益提出聲索,並不斷採取行動維護權益,這並不只是出於現實利益、應當前形勢的權宜之計,更多地是歷史行為的合理延伸。 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始終堅持雙邊談判,拒絕多邊協調,抵制外部勢力插手,也是出於這個理由。因為中國與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歷史關係,只能一事一議,單獨處理。一旦置身於多邊的國際大棋局上,中國的行為就顯得難以理喻,處處表現得像一個純粹受利益驅動、只信奉實力的新興帝國。而這本不是中國的真面目。 世界需要理解到,中國關於自身的近現代史是一部民族解放的敘事,是從亡國滅種的邊緣走向自立自強的復興敘事,這個敘事是“人民共和國”的法理根基,有著近乎於宗教的至高地位。所以,讓中國為了短期的現實利益而放棄歷史的指向,放棄那些歷史上本來固有的、近代以來被迫喪失的、現在應該拿回來而且有力量拿回來的東西,很難想象。 當中國不僅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民共和國”,而且開始以“人民共和大國”的姿態出現在世界舞台上時,這種歷史型的、人民共和的大國,就表現出了獨特的國際行為。借用習近平主席最近的通俗表達,就是“不主動惹事,但也不怕事”。不主動惹事,就意味著不稱霸,不會像西方列強那樣受利益驅動恃強凌弱;而不怕事,也就意味著對於自古以來屬於中國的領土和海疆,寸土必爭,無論對手是誰。 美國的戰略家們從西方傳統的“歐洲協調”、“大國均衡”等思維框架出發,認定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所作所為就是擴張主義行徑,就是在重走歷史上新興帝國的崛起之路。他們想當然地回到當年的拿破侖法國、亞歷山大俄國、包括明治日本和希特勒德國的種種歷史案例中,以尋找應對之策。美國自克林頓時期以來二十多年的對華戰略,一直都在“遏制”與“接觸”之間左右搖擺,走不出新的格局,就是這種傳統戰略思維的體現。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