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梁濤 許章潤 秋風:儒家復興與中國道路

http://www.CRNTT.com   2014-03-27 08:00:14  


知名學者許章潤、梁濤、秋風
  中評社北京3月27日訊/“我們忘了‘中國之道’,導致我們沒有辦法正視‘普遍的人之道’。所以如果想要在普遍的知識生產體系中有所貢獻,我們首先得回到自己,回到‘中國之道’上去理解‘普遍的人之道’。從事儒學復興的人把自己特殊化了。有些人從事儒學復興、重建道統,只是為了解決中國的問題,只是為了中國人的幸福,甚至由此變成民族主義的虛驕或者國家主義的狂熱……”知名學者梁濤、許章潤、秋風日前在騰訊思享會談“儒家復興與中國道路”如是說。

梁濤:儒學的創新發展與經學密不可分

  梁濤(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從90年代初開始做儒學研究到今天,我有這樣一個看法:中國進入了一個儒學重建和儒學創新的時代,已經遠遠超過儒學研究。也就是說我們要建構當下的儒學思想體系,要出現今天的董仲舒、王陽明,如果不走完這一步,我們的儒學發展是沒有希望、沒有前途的。我想這個判斷對研究儒學的學者圈而言是共識,關鍵在於路怎麼走。

  學術界已經出來了一系列的方案,如憲政儒學、公民儒學、生活儒學等,這些都有啟發意義。但它們有一個大問題,就是“以西釋中”:以西方哲學理論解釋或者套用到中國的儒學思想中。

  我對儒學的重建有比較多的思考,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也是這樣的思路,很長一段時間里看不清楚。其實如果回頭看一下歷史上儒學的復興或者發展,可以發現一個很明顯的事實:儒學的基本表達方式就是經學,經學構成了儒學的基本學理。

  每一次儒學創新無不和經學的變革聯繫在一起,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通過對於經典的詮釋來創造自己思想體系的傳統。

梁濤:通過詮釋經典,締造新思想體系

  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學”是借助談公羊學的意義和思想來建構他自己的學術思想。我們都知道朱子詮釋《四書》,他的《四書集注》、《論語集注》和《孟子集注》到底是孔子思想、孟子思想還是朱子思想?

  其實很難分開,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注《六經》,《六經》注我”。王陽明注《大學》,他是以孟子思想來注的,一旦對概念做出重新解釋,就突破了朱子那樣的體系,建構出他的新本體的學術形象。

  王陽明注《孟子》,有人提出,他講的是本來的孟子嗎?有人他是“孟皮荀骨”,本質是荀子。回過頭來看,中國這些思想家形成了一個通過詮釋經典來建構自己思想體系的傳統。

  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傳統?我想兩千年來人們有這樣的選擇一定有其必然性,至於我們是否理解這種必然性及其背後的原因是另外一個問題。

  1998年我在社科院時參加了《經學思想史》的寫作,前前後後多年,這本書已經出版了。通過這個過程,我對中國的經學傳統有了更深的體會,同時更堅定了一點:如果我們要進行儒學的創新和重建,還是要回到經學中去,回到中國古代經典詮釋的傳統上,這是最基本的一個路子,如果丟棄它,儒學建構會有問題。

  集大成者朱子(朱熹)是怎麼來建構儒家體系的?哥倫比亞大學的陳榮捷教授生前寫過一篇文章《朱熹及新儒學之大成》,他把朱子的學術路徑分了四個方面:第一,什麼是道統,道統的缺點是什麼。第二,儒家經典的選擇,哪幾本儒家經典最能反映道統的思想。其實這個很多,在那個時期每一個思想家一定以一本或幾本思想經典作為他思想創造的最基本資源。第三,儒家哲學的探求,重新確立儒家的精神本體、心理天道這樣的問題。第四,對於經典的具體詮釋實踐。朱子一輩子在做《四書集注》,記載有他去世那一天還在修改《大學誠意章》,他的思想篇作體現在他對經典的詮釋過程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