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公開“三公”支出只是第一步 | |
http://www.CRNTT.com 2011-05-07 07:08:06 |
廣州日報發表評論員李龍文章稱,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三公消費”原則上零增長,到公開“三公”經費,應該說公眾要求公開“三公”支出的呼聲得到了一定的響應。此次要求地方也要比照中央公開“三公”支出,將“三公”消費公開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中央各部門公開“三公”經費預算,此前科技部已率先做出了榜樣。上個月,科技部“2011年部門預算”顯示,出國(境)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三項經費預算為4018.72萬元。數字雖然稍顯粗糙,但畢竟走出了這一步。 中央各部門“三公”消費要公開,地方及其部門的“三公”消費也不能例外。把地方“三公”經費曬明白,這也是公眾最關心的。然而,之前有不少地方以“沒有先例,內容太敏感,涉及國家秘密不便公開”等各種借口,遲遲不願公開“三公”經費。因而此次把地方“三公”消費納入到財政公開範圍,讓公眾的期待有了著落。 文章指出,地方公開“三公”支出要真正讓老百姓看得明白,還有很多細節需要落實。也就是說,地方公開“三公”經費只是邁出了財政公開的第一步,接下來還有很多地方需要進一步完善。 首先,中央各部門要為地方公開“三公”支出做好榜樣。從已公開的“三公”支出可以看出,“三公”經費很多只是一個數據大框,根本不夠細化。以科技部為例,公開的只是籠統數字,但具體如何花的,最終會不會超標,公眾都不得而知。倘若地方公開的“三公”支出也停留於此,則顯然與公眾的期待有不小的差距。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也表示,要擴大公開範圍,細化公開內容,希望能從中央各預算部門做起,把“三公”經費的預算細化到讓公眾滿意的程度,為地方率先垂範,而不是走走過場。在這方面,香港地區財政預算、支出情況多達數百頁,細化到了“一張公務用紙”、“一張桌椅的維修”,當是個很好的借鑒。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