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劉性仁:兩岸當局認知差異之探討

http://www.CRNTT.com   2010-09-16 11:57:13  


ECFA台灣民眾,絕對是利多於弊,應將心比心。
  中評社台北9月16日訊/“國政基金會”憲政法制組兼任特約研究員劉性仁的文章“兩岸當局認知差異之探討----以ECFA為其中之例證之一”今天在《中央網路報》登出,認為“對於大陸的擔憂及想法,台灣自當能理解,馬政府勢必要正視問題,並且要加以研究,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以確保台灣民眾的利益。另外對於大陸願意開誠佈公的說出認知及疑慮,這是一件好事,正因為如此使兩岸可以減少誤判機會,針對雙方認知上的落差,進行溝通、說明及對話,兩岸坦誠公開將問題說清楚講明白,未必是壞事。”文章內容如下:  

  日前兩岸在溝通過程中顯現出落差,這些落差包括一、大陸當局對於馬政府日漸遠離一中甚感失望;二、對台灣當局強調只經不政,大陸很難接受;三、對於ECFA和FTA,大陸認為兩者性質不同,對台灣簽署FTA認為要一慢二看三通過。四、大陸即將針對胡六點談話推出一系列具體行動,台灣要有心理準備。坦白說,這四點落差,台灣當局完全可以理解,對此亦並非一無所知,毫無概念,隨著現代信息的發達與交往的密切,透過學界、政界、媒體界相互參訪交流座談的管道途徑是如此的多,訊息來源是如此的多元化,因此針對這些兩岸落差,馬政府除應正視外,更應加強研究,以減少或消弭兩岸間的認知落差,增進兩岸彼此間的互信基礎。

  首先,針對大陸當局對於馬政府日漸遠離一中甚感失望,事實上,馬政府並非不敢大談一中,而是刻意迴避,以迴避遮蓋衝突,一來以目前台灣的情況及認知,一中內涵只能是“中華民國主權”這唯一的解釋,這當然對於大陸是一大挑戰,倘若深究“中華民國主權”內容,勢必牽扯到“一中主權”之固有疆域問題、有效治權管轄權及概括“主權”等議題,這些問題牽涉到“中華民國”,勢必碰觸到敏感之兩岸關係中難解的爭議性部分,這包括大陸如何看待“中華民國”問題,兩岸敵對狀態何時終止等問題,大陸方面自然難以接受台灣方面的觀點,因此馬政府遠離一中,可能是刻意避免兩岸正面衝突,保留兩岸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一些善意基礎,特別在經貿及文教發展上的交往成果;二來大談一中,對於台灣選舉並沒有實質立即的幫助,目前台灣的大環境對於國民黨已經十分不利,沒必要在此時此刻,再度掀起台灣朝野對立及意識形態情緒波瀾,在五都、“立委”及“總統”選舉之際,刻意迴避敏感的兩岸政治議題,很無奈、很悲哀,但這就是目前台灣政治的現實。馬政府刻意迴避一中問題及政治議題是事實,但這不表示不談一中,就是追求“獨立”或是製造“兩個中國”,馬政府及國民黨的政策主張既未變更亦未調整其兩岸論述內容,只是在作法上,必須考量到台灣現實狀況,目前冷處理,希望大陸當局能夠體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