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一中各表論戰的背景 兩岸關係隱憂

http://www.CRNTT.com   2010-03-15 00:20:57  


 
  說穿了,這就是聯合報已經清楚感受到了,兩岸逐漸開始有了必須進入政治對話的壓力。雖然聯合報否認他們的講法和馬政府有關,但敏感的人恐怕都會感受到這其中可能並沒有那麼簡單。這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視聯合報這系列的文章,乃是為馬政府借箸代籌,替兩岸進入政治對話在預作準備,而其中心思想就定位在“一中各表”這個“概念”上。

  聯合報為甚麼要做這樣的定位,其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國民黨這些年來已經完全把自己卡在了這樣的表述之中,它已經沒甚麼迴旋空間了,而且它可能也覺得這幾年來,它不斷地講,也沒看到大陸有甚麼正面的拒斥動作,所以它會覺得也許還真可以試試看,說不定可以成呢!

  那麼聯合報的定位,也就是它所說的“一中各表論”,其具體內涵是甚麼呢?在我們連續幾問的追問下,聯合報終於從其一開始有些模糊的說法裡,清出了幾個基本的內涵,首先它確認是依據一中憲法,其次則是以“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相對等的方式出現,第三是中國的主權不容分割。對這些內涵,聯合報將之表述為“新新三句”,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一部分的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不容分割”。

  關於聯合報這樣的“一中各表論”,我們在文章中已然指出了它的基本問題。簡單說,聯合報的這個最後表述,其邏輯性已經比較完整,也比它社論一開始時,整個論述“中華民國”主權範圍遊移不定的狀況,要明確多了。可是這樣的表述也許適用於國統綱領剛訂定時的狀況,或者最多適用於兩岸非政治性交往的階段,彼此以模糊方式相互對待時的各說各話狀態。可是當兩岸要進入政治性協商時,“主權”與“一個中國”的問題是不可能迴避,兩岸未來的和平協定不太可能是一個“各說各話”的協定,這一點我們也在回應聯合報時說得很清楚。

  另一方面,民進黨最大的可能性至多就是接受一個主權限縮了的“中華民國”,如果馬政府接受一個限縮主權的“中華民國”,北京也不可能接受。因此,在兩岸關係上,可能會造成中國主權分裂的論述,自然無法成為一個有效的論述。關於這點,在我們的文章中敘述已多,此處不擬重述。就本文言,我們更關注的則是聯合報這樣的表述所可能為兩岸和平發展帶來的隱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