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判斷“報紙將死”為時尚早 | |
http://www.CRNTT.com 2009-03-19 10:10:25 |
國內比較早的“空軍軍師”是中國人民大學喻國明老師,2002年,在為《中國大陸報刊廣告市場研究報告年》的序言《“拐點”的到來意味著什麼?》中,他提出了中國傳媒業進入“拐點”。另一位“空軍司令”是京華時報社社長吳海民,他於2005年底《媒體變局:誰動了報業的蛋糕》一文中,提出“傳統報紙的冬天已經到來” 。新媒體衝擊下報紙本已面臨寒冬,再加上金融危機的北風,報紙在雙重寒冷下,極難看多。美國報紙廣告收入2007年跌幅創57年之最,2008年廣告收入同比再次下跌16.4 %;2009年也不看好,最近三個月以來有三十餘家報紙申請破產保護。國內雖沒有所謂的“倒閉潮”,但同樣不樂觀,吳海民兄在《中國報業在冬天裡追尋陽光》一文中提到:“報紙發行量下降在2008年下半年就已經顯現出來,一般報紙發行量縮減20%-30%。北京有幾千家報亭、報攤,前幾年日均售報在200份左右,甚至270份。2009年報攤日均零售報紙的總量將下降到100份左右。” 雖然關於報紙各種利空消息頻傳,但紙媒的多頭很容易從上述事實中找出瑕疵。不能從單個的企業興衰,來判定該企業所屬行業的興衰。用一家飯店倒閉,來講明全球飯店都要倒閉,會犯以偏概全的錯誤。本文開頭提到的美國丹佛市的《洛基山新聞》報倒掉,并非是報紙沒有市場,而是自身經營管理的問題,被同城的《丹佛洛基山新聞》報擠出市場。中國報紙的“空軍司令”吳海民,一邊唱空報紙,一邊率領《京華時報》多頭部隊切得北京報業最大份額的蛋糕。從全球範圍看,美國報業的危機最嚴重,亞洲只有少數幾家報紙倒閉,即使危機最嚴重的美國報業,同其制造業等行業相比,也屬於正常範疇。市場競爭,存在優勝劣汰,報業同樣如此。報紙的媒體屬性,使公衆比較關注報紙的命運。一家有一百名員工的企業倒閉,與有一百名員工的報紙倒閉相比較,報紙倒閉危機被輿論放大了。 在金融危機中,傳統行業通過并購、產業升級、保持暢通的資金鏈,化危為機。報業屬於傳統行業的一員,同樣面臨著并購、產業升級等問題,同樣存在著化危為機的可能。中國的報業與國外的報業發展階段不同。國外報業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中國的報業才剛剛起步,特別是地市級報紙,廣告收入,發行量還處於上升周期。從全球報紙廣告收入來看,現在說報業已經在本世紀初見頂,為時尚早。報紙緊隨經濟周期,波浪式前進。從廣告收入這個指標來看,上升趨勢還未結束,從廣告收入下降幅度和時間長度看,沒有一半以上廣告收入下降,沒有十年以上的衰退周期,完全可以看作上升途中的回調;從發行量看,紙媒發行量呈萎縮狀態,而且有更進一步萎縮的預期,隨著習慣紙質媒體的一代人老去,或許紙質的報紙會僅停留在博物館中,不過這一切僅是想象,孔夫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報紙不必因為遙遠未來預期,現在就悲觀止步。報業的產業升級剛剛起步,就已“有聲有色”。未來會有更多優秀的報紙,以煥然一新的面孔出現。報紙嚴冬後,春風吹又生。 (賈輝 傳媒經濟研究學者)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