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想像力凌駕治理力 民進黨應深思

http://www.CRNTT.com   2009-03-06 16:04:42  


民進黨的“想象力”,還是超越“治理力”。
  中評社香港3月6日訊/臺灣《中國時報》今天登出蔡詩萍的文章“當想像力凌駕治理力”。作者表示:“民進黨的‘成功方程式’,核心在本土訴求。本土訴求於執政後,竟弔詭的,化身緊箍咒,膨脹了民進黨的想像力,相對也囿限了它的治理力,終使八年執政黯然收場。不徹底檢討何以‘想像力凌駕治理力’的癥結,民進黨要東山再起,談何容易。”文章内容如下:
 
  很多事,要拉開歷史縱深,細看,方可擺脫當時的想像迷霧。 

  二○○三年,時任“總統”的陳水扁聲色俱厲批判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圍堵,可就在當年,台灣成為中國大陸第四大貿易伙伴,第二大進口市場,而中國大陸則取代美國,成為台灣最大出口市場。這形勢且蔚為趨勢,至今沒改變。 

  無法改變,因中國大陸於二○○二年,已是高科技產品的純出口國,磁吸了世界級高科技大廠紛紛投入,台灣高科技業者若無法搭上中國大陸這部快速前進的列車,幾乎很難說還有立足全球的空間。所以從一定程度上講,除非當時陳水扁與民進黨政府果真訊息不足,否則,他們必然清楚,台灣根本“沒有不搭中國便車”的選擇。然而,陳水扁與民進黨政府,還是做了繼續玩文字遊戲的決定。於是,民間企業與民進黨政府的距離,越拉越大。台灣由於時間延宕而流失的優勢,在往後數年,暴露無遺。 

  從李登輝“戒急用忍”伊始,到陳水扁玩“開放、管理、積極、有效”等文字拼圖,他們的麻煩都在,對兩岸形勢太有“想像力”,以致超過了根據現實處境所該做出的務實“治理力”。治理力若欠缺想像力,易陷入官僚思維,彌縫補苴,過份瑣碎化;但想像力,凌駕治理力太多,也是災難,會因誇大表象,嚴重扭曲真實的需求。民進黨八年執政,在兩岸事務上,無從突破,眼睜睜看著民間企業“用腳投票”,出走香港掛牌,或乾脆不甩政府,“錢進中國”賭它一把! 

  固然“商人無祖國”、“資本無國界”,不過在“重商主義”的台灣,會出現過去十餘年,政府與民間企業這麼嚴重的隔閡與齟齬,確實罕見,而雙方都為此付出很大代價。 

  我們常說,現代政府最重要的,是它的“治理力”。 

  治理力,不等於管制力。管制,是營造一個封閉情境,然後規定可以做這,不能做那,政府手拿鞭子,扮演馴獸師角色。而治理呢,恰恰相反。政府是順應社會趨勢,營造開放式情境,給民間活力最大揮灑空間。講治理力的政府,扮演角色可分兩段,先是“環境規劃師”,依民間需要,定遊戲規則,創造活絡的環境;而後,政府再接演“警察兼消防隊員”,維持公平秩序,並保持靈活的機動性,到民間需要的地方,提供幫忙。 

  “最小政府,最好政府”,是理想的一端;另一端“從搖籃到墳墓”,政府無所不包,於現實世界,常淪為專制獨裁的同義語。多數政府,是在這兩端間移動,如何取捨定位,端看執政當時面對的急迫問題而定。 

  民進黨的“成功方程式”,核心在本土訴求。本土訴求於執政後,竟弔詭的,化身緊箍咒,膨脹了民進黨的想像力,相對也囿限了它的治理力,終使八年執政黯然收場。不徹底檢討何以“想像力凌駕治理力”的癥結,民進黨要東山再起,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