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恐懼症

http://www.CRNTT.com   2008-12-09 07:47:27  


為什麼中國在西方媒體上被妖魔化?因為這樣做報紙賣得快。
  中評社北京12月9日訊/吳萬偉翻譯了貝淡寧教授接受意大利刊物《重裝》(Reset)記者帕雷里(Daniele Castellani Perelli)採訪文章,全文發表在光明網光明觀察,内容如下:

  中國在西方媒體上的糟糕名聲是合情合理的嗎?美國出版的一本新書解釋了西方人為什麼對亞洲巨人產生越來越大的恐懼。批評中國成為可以用一整套的誤解、偏見和都市傳說來解釋的一場運動。我們對中國文 
化究竟了解多少呢?奧巴馬入主白宮和經濟危機不斷加劇後將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如果你把中國當作敵人來對待,它就會表現為一個敵人。

  ——貝淡寧在接受意大利刊物《重裝》(Reset)記者帕雷里(Daniele Castellani Perelli)採訪時說。 

  為什麼中國在西方媒體上被妖魔化?因為這樣做報紙賣得快,因為中國政府被看作殘暴冷酷,因為人們的非理性恐懼,認為中國破壞了西方經濟。位於北京的清華大學政治理論教授貝淡寧在新著《中國新儒家:變化的社會中的政治和日常生活》(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2008年)[譯者注:該書中文版即將由上海三聯出版社出版]中揭露了西方關於中國的相當一部分偏見的真面目。中國是一個“在過去三十年里經歷‘去極權化’過程的國家,其未來將受到‘具有民主特色的儒家精英管理制度’的影響”。貝淡寧警告說“大部分受教育的中國人對於西方社會的了解遠遠超過受教育的西方人對於中國的了解。”他也建議美國當選總統奧巴馬在對中國人講話時使用一點中文,這將讓中國人心里感到溫暖,讓解決問題變得容易一些。

  帕雷里(Daniele Castellani Perelli)問(以下簡稱帕):在您的書中,您寫到“妖魔化中國的文章常常在西方主要報紙上被大肆宣揚”。您怎麼解釋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是地緣政治上的、經濟上的、還是文化上的?

  貝淡寧(Daniel A. Bell)答(以下簡稱貝):其中一個原因是出於讓報紙暢銷的報道需要。某些公衆偏見讓有些故事比其他故事更有新聞報道價值,而這些故事又進一步強化了人們的偏見。自從北京1989年六四事件後,中國政府就被廣泛地看作慘無人道、壓制人民的專制政權,符合這種叙事模式的報道就更容易受到歡迎。比如,拉薩三月份暴亂事件涉及到中國平民被暴徒殺害,但是大部分報道實際上進一步鞏固西方人反對中國的偏見。中國政府確實對於西藏採取了壓制措施,但是其他許多國家的政府都壓迫少數民族群體啊。針對西藏的報道顯然多得不成比例。另一個幫助解釋西方人為什麼這麼關心西藏的因素是他們常常把那里看作人間仙境香格里拉,看作現代性的田園詩般的他者。

  對中國的負面報道還和中國經濟崛起以及人們對中國經濟競爭的擔憂有關。這些恐懼往往是非理性的:這麼多西方消費者從中國提供的廉價商品中獲得利益,利潤大部分被跨國公司拿去,中國卻付出了環境惡化的沉重代價。但是,當人們丟掉了工作崗位時,就親身感受到西方和中國貿易的影響,西方政客有了個現成的替罪羊。因此,關於有毒的食品和假藥的報道、工廠里的剝削和頻發的礦難、北京的污染等被大肆宣揚,背後隱含的意思就是中國在追求出口市場的過程中投機取巧、壓迫本國人民來享受不公平貿易的好處。

  另外還有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即使中國在軍事技術方面或許落後美國幾十年,中國周邊被許多擁有美國軍事基地的國家所包圍,可仍有一些美國政客鼓噪美國面臨中國的軍事挑戰,這種言論往往在報刊上被刊登出來。布什政府上台後不久就誇大中國的威脅,只是在2001年9月11日遭受恐怖分子襲擊之後,中國威脅“幸運”地被另一個敵人的威脅所超過了。現在,中國常常被看作長期的威脅,甚至在民主黨內有些政客也認為要維持美國的軍事優勢而不是提出擁有不同影響領域和責任的多元化的世界,更不要說大幅度去軍事化未來的可能性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