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07年7月號,總第115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香港回歸十年來的變化與未來發展方向
主 辦:中國評論月刊

顧 問:徐  鷹(中國評論月刊社務委員會主席)
    
主持人:劉迺強(全國人大基本法委員會香港委員、
        本刊學術顧問)

策 劃:郭偉峰(中國評論月刊社長)
    周建閩(中國評論月刊總編輯)

評論員:周八駿(香港特區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
    陳文鴻(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
    陳祖為(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李彭廣(嶺南大學政治學及社會學系副教授)
    胡恩威(香港文化藝術界知名人士)
    
執行人:羅祥喜(中國評論月刊副總編輯)
    王 平(中國評論月刊副總編輯)

時 間:二OO七年第七次座談會(總第一百一十五次)
地 點:中國評論香港總部會議室

  劉迺強:開場白

劉迺強

  歡迎各位來參加此次《中國評論》的思想者論壇,香港回歸已經整整十年了,十年來香港發生了哪些變化?未來香港的發展趨勢如何?我們會針對這些大家都有興趣的問題,進行深入討論。今天到會的都是對香港社會不同領域素有研究的專家,現在就請大家根據各自的心得發表見解。

  陳祖為:香港政制存在的問題

陳祖為

  我主要講對香港政治問題的基本分析,主要有三點。第一是香港在政制上出現了甚麼問題;第二是出現了政制問題之後,香港的民主派與中央政府如何看待解決方案;第三是我自己覺得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基本法》與現今香港的變化

  第一點,我覺得香港的政制問題是源於《基本法》設計的香港政制制度,是已經不能適應從一九九一年開始,香港立法會議員進行部分直選到今天所產生的種種變化。

  《基本法》今天出現的問題,有些是當時的設計者想不到的,因為當時還沒有直選。當時中央政府祗是認為,回歸之後仿照港英政府時代就可以了,祗不過權力基礎換了一點。但是當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權力基礎換了以後,原先實行的港英政府的制度,就已經確實發生了很大變化。

  我個人認為《基本法》的設計,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制度,而不是有的人士所認為的行政主導的制度。

  作為一個三權分立的制度,本身不一定有問題。問題在於,行政首長不是普選產生。而一個三權分立的制度中,行政長官缺乏普選的支持,就出現了問題。第一就是行政長官沒有足夠的認受性,起碼認受性不高過立法會。

  在三權分立之下,雖然行政長官有很大的權力,但是祗有十分薄弱的權力基礎。如果沒有中央政府維繫行政長官的權威,我相信沒有一個政黨願意為政府承擔。在內部,現在行政長官的政治權力是不穩定的,常常受到必要或者不必要的挑戰,祗能靠北京撐腰。

  三權分立本身不是問題,而我們也都不可以走回頭路,再用一個專權的行政主導的方式。

  從學理的角度講,香港這種半民主體制,必須要基於目前的情況,儘快完成其民主程序,變成一個真正的有民意基礎的三權分立制度,來解決香港政治體制本身的有效性。
  
  中央擔心民主派衝擊《基本法》賦予中央的權力
  
  這就帶出了第二點,就是民主化給中央政府帶來很多憂慮,而民主派則用一個相當簡單的方式去解釋這個現象——共產黨不願意放權。

  如果用同情的角度去理解中央這種憂慮,我相信中央還有一個看法,就是《基本法》所設計的制度裏面,是包含好多中央擁有的權力;而這些賦予中央的實質權力,是很容易因為民主化所產生的種種影響,而受到挑戰。這並不純粹是中央放不放權的問題,而是《基本法》所賦予中央的權力,能不能得到有效的行使,而不會受到很大的質疑。

  這裡有兩點問題。根據《基本法》,中央對行政長官有實質任命權;香港立法會的立法也必須在人大常委會備案,且人大常委會對此有最終的否決權。所以香港祗是“高度自治”,而不是“實質獨立”。香港唯一的獨立擁有的權力,是在司法方面,終審的地方就在香港而不是在北京。

  當然,中央也對香港立法會裏面的一些人所理解的立法會的權力有不同的觀點,認為立法會不應該有所謂“不信任動議”的提案權,也都不應該提案挑戰中央的決定,不應該干涉內地事務。

  從中央的角度來講,認為香港在有些方面過了位,且對中央擁有的權力不是很理解。對於《基本法》賦予中央的權力,有些人在民主化的過程中要衝擊這些屬於中央的權力。中央認為,如果香港的民主派能夠在立法會面佔有過半數議席,就有能力實質挑戰中央委任行政長官、特區政府主要官員的權力。

  所以中央多次講,不希望香港變成一個政治實體,或者一個半獨立的政治實體。其實這就是從實質權力的角度講,《基本法》賦予中央的權力會不會受到挑戰的問題。

  對於這一點,是必須要處理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