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中評社 束沐攝) |
中評社北京8月10日電(記者 束沐)520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路該如何走?如何評價近年來兩岸關係發展進程與得失?近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接受了中評社記者專訪。
在長達一小時的專訪中,張亞中首先闡述了他對兩岸和平的界定,直指只有著眼於結束兩岸法理內戰狀態才能帶來真正意義的兩岸和平。他點出了馬英九時代國民黨“一中各表”論述的局限,概括並點評了現階段島內藍綠及統派對於兩岸關係主張的光譜,還分析了台灣人認同背後的統獨心理與民意心態。
就此,張亞中提出“分治不分裂、平等不對稱”的兩岸關係論述,主張在保證“不分裂整個中國”的前提下,台灣應獲得政府間組織的國際空間參與權。最後,他也對大陸近年來的對台工作提出了非常坦率的評價,並建議,大陸應該從如何為兩岸建構和平發展論述、路線與結構的角度出發,集合兩岸各種力量共同努力,而非著眼於期待政黨或個人立場的改變。
以下為專訪全文:
中評社記者:520民進黨上台執政後,我們看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受到了影響。所以,大家都非常關注島內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力量今後的發展情況,您能否介紹一下?
結束敵對狀態才是真和平 “台獨”也喊和平
張亞中:在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定義什麼叫“和平”。從精確的定義來講,1949開始,中國的內戰從“國共內戰”變成“兩岸內戰”,雖然台灣在1991年廢除了“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可大陸方面還沒有宣布結束內戰。所以說,從1949年到今天第一刻,兩岸還沒有真正實現和平,兩岸在法理上還處於敵對狀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