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圓桌論壇現場(中評社 徐夢溪攝) |
中評社北京7月28日電(記者 徐夢溪)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昨日發布《中國僵屍企業研究報告——現狀、原因與對策》,並舉行圓桌論壇,邀請多位經濟學專家共同探討中國面臨的僵屍企業問題與解決之道。
中國為何會產生僵屍企業?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和產業布局研究室主任李曉華從中國經濟運行大環境分析,認為僵屍企業產生的一個主要的原因是產能過剩的問題。當前中國經濟不僅面臨環境變化,本身也到了結構轉換的時期。在中國製造業成本問題的研究中,整體認為其產業優勢正在逐步縮小。從前建立的低成本優勢,特別是低勞動成本基礎上的優勢慢慢在削弱。許多製造業企業可轉向內陸或東南亞,這也是造成國內企業面對市場需求萎縮的原因,導致產能過剩問題,從而引起了僵屍企業問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高級經濟師李金波從企業角度考量,表示是產生僵屍企業的原因之一是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動機不同。民營企業傾向於避稅的考慮,即使是掙錢,也做虧損。國有企業可能明明虧了錢也要說掙錢。二是與經濟波動有關。關鍵要看企業的治理結構是否有效。三是,我國整體經濟環境是軟預算約束的經濟環境,尤其是銀行,導致僵屍企業死而不僵。
要如何處置僵屍企業,淘汰過剩產能?李曉華建議,不是所有僵屍企業都應該被淘汰。特別是從產能過剩角度看,需要進行一些區別性分析。“有些行業的產能過剩可能是周期性的,像光伏行業,新能源行業雖然階段性出現過剩,但長期來看還是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因為我們國家要完成減排的目標,對新能源的發展依賴還是非常強的。”
李曉華還強調,要健全法律制度,讓僵屍企業的破產、兼並、重組有法可依,更關鍵的是讓企業形成比較穩定的預期,打消他們比較僥幸的心裡。“我們認為這是處置僵屍企業處置的最基本的方面”。
李金波提出三點政策建議。第一,產業政策扶持應做普惠性扶持,而不是選擇性扶持。第二,對於做強、做大、做優國有企業,做優比做大做強更重要。第三,發債給地方政府和貧困地區脫貧。第四,要用好用足企業破產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