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屆“中華文化發展方略——兩岸四地文化沙龍”開幕式。(中評社 楊犇堯攝) |
中評社香港10月16日電(記者 楊犇堯)由中國文化院主辦,中國華藝廣播公司承辦,中國評論通訊社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會等機構協辦的第二屆“中華文化發展方略——兩岸四地文化沙龍”於10月16日在福州召開。第九、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文化院院長許嘉璐、中國華藝廣播公司董事長汪澍以及中國文化院執行董事、總經理蘭華升出席並致辭,來自兩岸四地的20多名專家學者與會。
中國文化院執行董事、總經理蘭華升說,去年11月,第一屆兩岸四地文化沙龍通過了“福州共識”,今年的大會以“推進文化融合、累計文化認同”作為主題,以習近平主席“兩岸一家親”等重要理念為指導,以“中華民族一體多元”理論為基礎,秉持“求同存異、聚同融異”原則,以交流促進理解,理解促進合作,為兩岸四地認知文化多元、消弭文化隔閡、凝聚文化共識及增進文化認同探尋實踐路徑,為兩岸四地發展、中華民族復興凝聚精神力量,注入文化活力。
許嘉璐說,今天的研討完全符合世界文化和中華民族文化的走勢。歐美智者早已對自己的文化進行反思、質疑、批判。如果從斯賓格勒算起,到今已經整整一百年;從湯恩比算起,距今超過50年;如果從漢斯頓算起,到現在30多年。這些人共同的趨向是完全沒有擺脫傳統因素——在質疑的同時靠著剝削發現,要解決人類的危機問題、解決地球未來的命運,在今天能搜尋到的文明中只有中華文明最有可能。這大體代表了西方對中華文化的思考。在我們可以為自己自豪的時候,也是西方工業化200年、雅斯貝爾斯提出軸心時代概念200年之後。
他認為,中國大陸真正嚴格意義上的工業化建設,是改革開放以後。經過20幾年大陸已經發現,想按照工業革命的做法行不通。因此中華大地從北到南,從東到西都在遵循著從上到下的關係回歸本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