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回答中評社的問題表示,當兩岸關係改善時,台灣的國際空間也變大了,這是事實。(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布吉納法索4月9日電(記者 倪鴻祥)馬英九9日上午在布吉納法索舉行記者會。中評社記者提問:這次出訪是否可視為改善兩岸關係的一環?馬英九答覆表示,當兩岸關係改善時,國際空間也變大了,這是事實;若與過去民進黨執政的作為相較,當前兩岸政策與台灣的國際關係確實有很大進展,但仍不滿意,所以還在繼續努力。
中評社記者提問:您在8日的國宴上強調,改善兩岸關係與改善台灣的國際空間形成良性循環,布國總統龔保雷也支持這樣的兩岸政策,因此這次出訪除了增進邦誼外,是否也可視為是改善兩岸關係的其中一環?進而有助於未來兩岸和平發展與經貿持續發展?
馬英九表示,這是非常好的問題,他在臉書(facebook)上提到,5年前訪問印度時,就提出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想法,事實上後來的政策也都沿著這個架框在推動,所以可以看得非常清楚,這是事實,當兩岸關係改善時,國際空間也變大了。
他指出,變大的原因有些反對黨認為是中共同意的結果,但這原因不完全是這樣,有些他們當然有意見;有些不見得有意見,就有比較大的自主性。有意見的就一步步來做,雖然不是開出的需求都已經達到了,但確實有一些過去做不到的,其中除了一些具體的成果,包括能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用正式觀察員身分、以“中華台北”的頭銜、派出“部長級”的官員,參加正式的大會,不是技術性的會議;與世界衛生組織(WHO)連繫,也不再需要經過中共,可以直接與日內瓦連繫,這都是過去做不到的。
他說,過去民進黨執政,參加18次WHA技術性會議,出席最高層級只能到疾病管制局的局長,沒有正式頭銜或身分;最重要的,受邀的邀請函上面寫的是“中國台灣”,18次都沒有抗議,這很明顯的是不一樣。上次會去抗議,是因為WHO內部備忘錄仍稱“中國台灣”,所以仍會持續抗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