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普斯龍火箭。 |
中評社北京9月16日電/日本新型固體火箭“艾普斯龍”首次發射於14日取得成功,讓日本國內一片歡騰。15日,冷靜下來的日本媒體開始反思。共同社稱,“艾普斯龍”能否成為日本宇宙產業的撒手鐧尚未可知,日本《產經新聞》則說,新火箭先後兩次推遲發射,讓人們對其可靠性留下不安的印象。
共同社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4日下午2時在鹿兒島縣肝付町的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成功發射新型火箭“艾普斯龍”。火箭升空後約1小時,火箭搭載的太空望遠鏡順利分離,進入預定軌道。據日本NHK電視台報道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此次發射給予高度評價,稱“證明了日本宇宙技術的高度可靠性”,“將來定會助經濟發展一臂之力”。據介紹,這種新型火箭的發動機沿用日本大型火箭H2A的固體輔助火箭和2006年退役的固體火箭M5的一部分。不過研發小組新開發了通過人工智能自動進行機身檢查工作的裝置及僅需兩台電腦的操控模式。研發項目負責人森田介紹稱:“以往需要60人花費3個小時對300處進行發射前的檢查工作,‘艾普斯龍’僅由3人操作兩台電腦用70秒就完成了。”
《產經新聞》稱,新型火箭“艾普斯龍”的成功,讓日本國產固體燃料火箭時隔7年複活,對於日本提高太空開發自由度意義很大。對日本而言,固體燃料火箭和從美國引進技術的液體燃料火箭不同,是日本使用自主技術開發出的成果。日本TBS電視台稱,此次發射成功讓日本對挺進以新興國家為中心的小型衛星商業發射市場充滿期待。
共同社15日稱,此次發射成功標誌著日本建立起大型衛星有H2A、H2B液體火箭,小型衛星有“艾普斯龍”的發射陣容。報道稱,長期以來日本不但火箭發射次數較少,而且成本較高,沒能吸引到民間需求。如今“艾普斯龍”首次發射費用約為5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27億元),並力爭於2017年將費用降至30億日元,以提高小型衛星商業發射的競爭力。不過報道承認,“艾普斯龍”下次發射將於兩年後進行,其後則尚無計劃,因此它的“具體商業前景不明朗”,“能否成為日本宇宙產業撒手鐧尚未可知”。《產經新聞》還說,新型火箭在研發期間即出現故障,還接連兩次發射延期,“讓人們對新型火箭的可靠性留下不安印象”。
《產經新聞》15日還說,“中國媒體臆測日本新火箭可能轉為軍用”。對此一名中國專家15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運載火箭由運載器和航天器組成,彈道導彈則是運載器和彈頭的組合,它們之間的差別並不大。俄羅斯就多次利用改裝的洲際導彈發射商業衛星。據介紹,運載火箭和彈道導彈的轉換主要是需要對控制系統和飛行軌道參數進行修改,由運載火箭的“打得高”改為彈道導彈的“打得遠”。共同社也承認,很多國家開發的固體燃料火箭都被應用於發射導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