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8日電/斯諾登離開藏身35天的香港,取道俄羅斯,去向成謎,委內瑞拉已表示願意為斯諾登提供政治庇護。奧巴馬揚言,美國將循所有“適當”法律渠道並與不同國家協作,“以確保法治得以維護”,大有不將斯諾登捉回美國決不罷休之意。無論斯諾登最後落腳何處,他的命運是繼續流亡,還是被美國引渡回國受審,或者離奇橫死街頭,他披露美英兩國政府竊取本國和其他國家的網絡通訊資料,侵犯私隱,對其他國家實施網絡間諜戰,已經令長期扮演全球人權衛士的美國國家形象,受到沉重打擊,亦令奧巴馬的民意和管治威信受到衝擊,美國咽不下這口氣,亦屬意料之中。
香港都市日報刊登評論文章稱,斯諾登事件具有爆炸性,美國的應對策略,是盡量轉移輿論和公眾的視線,減少民意壓力。到目前為止,美國政府沒有公開否認斯諾登披露的“棱鏡計劃”,但不僅不認錯,甚至隨著事態發展開始反守為攻。綜觀斯諾登事件發展至今,美國政府的反應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奧巴馬指反恐無可避免要犧牲部分個人隱私,他舉例將來退休之後他個人的通訊也會受到監控,等於默認斯諾登的爆料;另一方面,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局長亞歷山大則為“棱鏡計劃”辯護,強調監控行動是合法的,並聲稱竊聽行動協助當局破獲多宗恐怖計劃。接下來輪到一些國會議員出場,作為民意代表的國會議員,無論是執政的民主黨或是在野共和黨,竟然有不少重量級人物在斯諾登披露美國政府監控和竊取民眾通訊資料之後,異口同聲支持奧巴馬政府,指斥斯諾登叛國,要求將他引渡回國繩之於法。
小布什時代的前副總統切尼更直指這名前中央情報局職員可能被中國收買,是中國間諜。至此,華府儼然從最初千夫所指的竊聽者和侵犯私隱者,變成維護國家安全的正義者,甚至是中國間諜竊取國家機密的受害者,美國從被告變成了原告。隨著斯諾登離開香港,美國立即將矛頭指向香港特區政府、中國和俄羅斯,國務卿克里聲稱,斯諾登離開香港取道俄羅斯的事件,將會影響中美關係和美俄關係,在此之前,華府指香港特區如不把斯諾登引渡回美國受審,將令美港關係複雜化云云。
文章說,美國的態度令人想起當年9.11發生之後,小布什發動全球反恐戰爭,向世界各國聲稱,不是美國的朋友,就是美國的敵人。對於斯諾登離開香港,白宮和部分國會議員指摘香港特區政府和中國不願配合美國,故意放走逃犯,可是對中國是“棱鏡計劃”的受害者,對特區政府要求解釋美國入侵香港中文大學電腦中心卻視而不見,這是十足的美國式霸道。
文章最後指出,毫無疑問,中國不可能在斯諾登事件處理過程中沒有角色,但北京自始至終保持低調,表現相當淡定,一方面避免影響香港一國兩制,另方面避免成為美國轉移目標的借口,直至斯諾登離開香港,中國勝局已定。美國固然不會善罷甘休,但斯諾登始終只是一個個案,目前看不到會對中美關係造成多大影響,習奧加州莊園之約剛剛結束,中美之間還有更重要事情需要雙方合作,包括朝鮮和南海、東海問題等。當然美國應掌握不少中國貪官及其子女在海外揮金如土、存放黑錢的材料,適當時機引爆一兩宗作為報復洩憤,並不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