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31日電/罹患抑鬱症何以通常伴有睡眠問題?由復旦大學科學家領銜的國際合作團隊在腦神經機制層面為這一問題給出答案。其研究結果顯示,外側眶額皮層,楔葉以及背側前額葉皮層等腦區,共同構成抑鬱問題與睡眠質量關係的腦神經環路基礎。這一研究有望為改善抑鬱症患者睡眠質量問題,甚至給治療抑鬱症帶來革命性突破。
近日,該研究團隊相關論文以《人腦功能連接調制抑鬱問題與睡眠質量關係的機制》為題,發表於精神疾病頂級雜誌《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卷》。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全球有超過3億抑鬱症患者。臨床上,70%的抑鬱症患者有睡眠問題,而有睡眠問題的群體患抑鬱症或焦慮症的風險也顯著高於睡眠正常群體。研究團隊介紹,兩者間的緊密關係在一百多年前已經被發現,但其背後的腦機制卻長期不甚明晰。
科研人員通過整合國際兩大腦影像數據庫——美國人腦連接組計劃以及英國生物銀行,對近萬名被試的影像行為大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睡眠質量較差人群的外側眶額皮層(負面情緒相關的腦功能區)、楔葉(自我相關的腦功能區)以及背側前額葉皮層(短時記憶相關的腦功能區)等腦區間的信號同步性(功能連接)顯著升高;同時,這些神經環路在具有較高抑鬱症打分的人群中也呈現顯著升高的模式。正是這些同步性增強調制著抑鬱與睡眠間的關係。
對此,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馮建峰對一種可能性進行了闡釋:這些腦區間的連接增強可能使得這組人群長期處於某些負面情緒中,進而導致睡眠質量下降。
“找到同時與抑鬱和睡眠問題相關聯的腦神經環路,意味著將在臨床層面為針對這兩種心理問題的治療提供新的靶點腦區。通過對這些腦區進行特定的刺激,或將同時改善抑鬱症狀和睡眠問題。”馮建峰說。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