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現場(中評社圖片) |
中評社北京10月2日電(記者 郭至君 秦正陽 束沐)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中國評論通訊社與中評智庫基金會9月30日下午在中評社北京總部舉辦“思想者論壇暨中華文化復興論壇論文集發布會”,邀請全國台灣研究會原副會長許世銓、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北京聯合大學台研院教授李振廣、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衛靈、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楊勉、中國評論通訊社常務副社長周建閩與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台籍博士生王裕慶,圍繞中華文化的傳統與創新、中華文化復興的機遇與挑戰、弘揚中華文化的建議與對策、兩岸文化交流與深化兩岸文化認同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並共同見證了由李義虎主編、中華文化復興論壇組委會編寫、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出版的《中華文化復興論壇文集》的新書發表儀式,論壇由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主持。
論壇主持人、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首先回顧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中華文化與民族復興的論述,總結了第一屆中華文化復興論壇達成的成果,他表示,第一屆論壇的論文很有分量,在理論界、學術界均產生了積極影響,故此次借中評思想者論壇,舉辦《中華文化復興論壇文集》的發布會。李義虎還指出,現在兩岸關係處於特殊的時期,兩岸政治關係與經濟交流受到負面影響,何去何從,今後的走向各界都很關心,他希望在做學者從文化交流和文化關係方面探討兩岸關係,通過文化交流來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堅定意志和強大力量。
全國台灣研究會原副會長許世銓在發言中表示,現代化的標準不一樣,先進文化的基礎是經濟,中國古代曾經因農耕文明引領世界先進文化,但工業革命後西方經濟崛起,文化制度也自然占上風,不過社會主義的出現對西方的文化與文明進行了批判。他表示,歷史證明,中華文化“西化”是一條錯誤的道路,照搬蘇聯那一套也不行,所以中華民族不僅要探索自己的路,而且已經找到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發展道路。許世銓表示,雖然中國通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讓“北京共識”受世界矚目,但文化上還沒有建立起相應論述,既要有文化自信也要有文化論述。他認為,事實上,西方政治制度中有“制”無“衡”,而且過分自由,都為中國建立未來與其經濟地位相適應的文化論述提供了機會。此外,許世銓還就當前的兩岸關係與“反台獨”鬥爭發表了看法。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衛靈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了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性,其中新型媒體要增強對外話語的感召力,傳播好中國聲音,她認為這一論壇就是在實踐習近平的思想主張,腳踏實地為傳播中華文化發揮作用。她指出,文化就像把空氣抓在手裡一樣無所不在,既包含了物質,也包含了精神與情感。衛靈表示,中華文化是民族的根、靈魂和血脈,而西方很多學者在著作理論中也闡述,冷戰後的世界,人們之間最重要的區別不是政治上的抗衡或競爭,更不是意識形態,而是文化的區別。她介紹,文化外交背後一定存在著民族的立場與目標,而目前也有一系列涉及文化外交的理論,如文明衝突論、建構主義、軟實力等。她指出,雖然中國的對外文化交往頻繁,但中國始終缺乏清晰的、頂層的文化戰略,同時也要重視文化安全問題。她建議,兩岸三地要充分利用中華文化的資源,積極創新,把中華文化推廣到全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