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5日電/據新華社電新一期世界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傳染病》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包括中國在內,部分亞太和非洲國家可能面臨寨卡病毒傳播風險。
去年以來,寨卡病毒相繼在巴西、哥倫比亞等美洲國家大規模傳播,目前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和美國也發現了本地傳播病例。寨卡病毒主要由埃及伊蚊傳播,也可通過性和血液等途徑傳播。這一病毒對成年人危害不大,但孕婦感染後可能生出小頭症嬰兒。
英國倫敦大學衛生和熱帶醫學院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為了分析寨卡病毒的傳播風險,綜合考慮了美洲、非洲以及亞太國家之間的航空旅行情況,相關地區的氣候和可傳播病毒的蚊子數量等因素,並模擬了多個寨卡病毒大規模傳播的場景。
結果顯示,由於具有潮濕悶熱的天氣條件、會傳播寨卡病毒的埃及伊蚊、大量在美洲疫區和本國往來的旅行人員和密集的人口分布,印度、中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越南、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這8個國家寨卡病毒傳播風險較高。由於一些國家衛生資源有限,它們在寨卡疫情面前可能“最為脆弱”。
研究人員指出,印度受寨卡病毒潛在影響的人口是最多的。雖然中國人口比印度更多,但寨卡病毒傳播的風險只是集中在中國東南部。
報告作者、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卡姆蘭·汗認為,一個國家診斷寨卡病毒感染以及作出相關反應的能力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病毒傳播的嚴重程度。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結果具有一定局限性,因為他們對埃及伊蚊傳播寨卡病毒的效率並沒有研究透徹,也沒有將其他可能傳播這一病毒的蚊子考慮進去;另外,輸入型寨卡病毒所帶來的公共健康影響也與當地人群的免疫力有關。
(來源:京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