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31日電/自2015年1月《查理周刊》雜誌社遭遇恐怖襲擊以來,法國各地頻頻成為恐怖分子的襲擊目標:2015年11月13日的巴黎、2016年7月14日的南部城市尼斯、7月26日北部城市魯昂附近的一座教堂。
一次次流血見證了極端分子的殘忍、反恐鬥爭形勢的嚴峻、社會對立情緒的加劇和民眾安全感的缺失。法國新聞媒體對不斷發生的恐襲給予了高度關注。最初,它們只是報道襲擊事件,組織專家分析反恐形勢及法國政策得失,而最近,它們已開始對自身在反恐鬥爭中所起的作用進行反思。
不充當幫凶
7月27日,法國《世界報》、BFM新聞電視台、法國電視24台、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廣播電台歐洲一台等多家法國媒體宣布,今後不再刊登製造恐怖襲擊的極端分子的照片或播放他們的畫面。歐洲一台甚至宣布,不再在報道中提及他們的全名,而只用首字母縮寫代替。
這樣做的目的是不給這些極端分子“露臉”或“出名”的機會。因為,製造轟動效應、成為所謂“聖戰英雄”往往是這些人追求的目標。
為此,不少極端分子故意在犯罪現場留下自己的證件或可以追查到他們身份的“蛛絲馬跡”。尼斯恐襲案凶手在屠殺前還在租來行凶的貨車裡自拍,魯昂教堂恐襲案製造者竟然將對神職人員割喉的全過程拍攝下來。這些做法都反映出極端分子對“以身殉道”光榮感的心理渴求。
正如法國反恐問題專家、心理分析師費迪·本斯拉馬所說,恐怖襲擊的凶手原本大多是默默無聞之輩,過著普普通通的日子。他們夢想“成功”和“榮耀”,希望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成為其他極端分子眼中的“英雄”。
本斯拉馬認為,不能忽視“成名”對這些情緒不穩、精神仿徨的年輕人的吸引力,他們可以為獲得震驚世界的“成就感”鋌而走險、濫殺無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