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8日電/希臘人民在昨天的公投中以壓倒性的反對票拒絕了國際債權人提出的救助條件,對於此結果,大批民眾慶祝勝利,雖然這使得負債累累的希臘離破產和退出歐元區又近了一步。
希臘欠錢不還的性格,在公元前四世紀就有了體現。當時的希臘有個提洛神廟,許多城邦都把錢存在裡面,相當於現在的銀行。準備金充足之後,它就開始向外放貸,然而雅典阿提卡海洋聯盟的十三個城邦中,就有十個沒能償還提洛神廟的借款。
神的錢都不還,何況凡人乎?
其實歷史上這些事件數不勝數,今天小編就來說一說欠債不還的那些個國家,到最後都是咋收場的?
埃及違約,列強入侵
130多年前,另一個地中海國家———埃及,曾為國家破產付出了被債權國入侵的沉痛代價。當時埃及的統治者伊斯梅爾崇拜西方,一心想把埃及建成一個歐式國家。伊斯梅爾天真地以為西方列強會幫助他,因此年複一年地大借外債。但英法等國的貸款不僅利息極高,還要求以埃及政府的重要收入做擔保,比如1864年,伊斯梅爾以三個省的土地稅作抵押借進第一筆外債,計570萬英鎊。
1876年,埃及政府的債務已接近1億英鎊,伊斯梅爾無奈之下宣布財政破產。各西方債權國家紛紛提出自己的要求,認為外國勢力必須介入。這一介入要收手就沒那麼容易了,各國等於是接管了埃及多項重要國家事務。最後,由“分贓boys”英法美奧匈等15國在埃及組織成立了權力很大的“混合法庭”,不但能處理各國僑民以及他們與埃及公民之間的糾紛,還有權干涉和控制當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