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5日,日本民衆手持“安倍,救救後藤健二”等標語在東京示威。 |
中評社北京2月1日電(記者 張迎春分析報道)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導演的日本人質危機一波三折,至今仍在僵持,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進退維谷。僅剩的一名人質生死未蔔,牽動人心。一般認為,安倍政策失當,引發伊斯蘭極端主義勢力對日本公民痛下殺手,安倍的應對措施是否有效,人質能否安全獲釋,尚不樂觀。
本月20日,“伊斯蘭國”通過相關網站發布視頻,要求日本政府在72小時內支付兩億美元贖金,否則將殺害被其扣為人質的日本公民後藤健二和湯川遙菜。24日,“伊斯蘭國”發布視頻,公開了湯川被處決的照片,讓整個日本社會為之震撼。在視頻中,後藤用英文提出“伊斯蘭國”的新要求,由索要2億美元改為雙方換囚。人質生死看似出現一絲轉機,但最終還是日方一籌莫展的情況下,渡過了交換人質的期限(日本時間29日晚11時30分左右)。
人質危機所以引發廣泛關注,不僅是“伊斯蘭國”首次針對非歐美國家,也是首次針對並未參與軍事行動對抗該組織的國家。但是,本次危機並非偶然,很大程度上是安倍高調秀外交所致。輿論指出,1月17日,安倍在訪問開羅時,承諾將為中東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25億美元新援助,其中2億美元用於應對來自“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的威脅。這成為此次人質事件的導火索。
值得注意的是,據日媒報道,湯川去年8月被綁架,日本外務省當時就已知曉,三個月後,敘利亞反政府組織又傳出了“後藤被伊斯蘭國拘禁”的消息。輿論指責,安倍早已明白兩名公民遭到綁架,何以毫不顧及他們的安危,用“2億美元援助”刺激“伊斯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