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日電/昨天是香港回歸十六周年紀念日,香港官方和民間舉行各種活動,一些人參加了示威遊行,喊出從“民主”、“雙普選”到跟動物保護、拆遷有關的各種口號。“七一”遊行已經成為香港社會的“新傳統節目”之一,它被看成“一國兩制”的重要表現。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說,媒體更願意報道一些人的不滿,不僅在香港的制度下是這樣,如今在內地也已經這樣。內地方面一直重視香港的輿情,但我們認為,內地對香港輿情的理解應當不斷成熟,與時俱進。
香港實行與內地不同的政治制度,其社會的高度自由特征更易於各種不滿和反對聲音的釋放,但並不承諾對所有訴求都必須回應和滿足。香港如果沒有遊行反倒怪了,有幾個人在隊伍中打出港英旗幟,也不值當沒完沒了引申解讀。這樣的事情在香港發生“很廉價”,它們的意義同樣是“廉價的”。
內地需要真正適應香港政治制度的各種表現,這樣的話,香港反對派的影響力就會自動弱化、降級,他們就會變成“正常的反對派”,其活動和影響完全局限在香港內部,失去他們針對內地的額外觸動力。
這一切顯然正在發生的過程之中。從內地的社會層面看,香港是個旅遊地,那裡東西便宜,極少有人能搞懂香港在政治上有什麼事情發生,幾乎無人相信香港會出“大問題”,比如那裡會出現同中央政府的對抗,甚至鬧出“港獨”等。
香港回歸後,一國兩制總體上推進順利,香港內部針對回歸後事務的各種摩擦應當說都沒有出格。最近兩年有一些港人針對內地社會產生激烈情緒,它們大多是兩地民生層面的糾紛,包括內地經濟水平快速提升帶給部分香港人的複雜感受。因為一些政治極端口號就斷然認為香港人的“離心傾向在增加”是輕率的。香港事實上與內地的關係越來越緊密,愛國與香港人的利益連在一起。用放大鏡偵查出來的“離心”毫無現實經濟和政治基礎。
由於內地的體制在輿論層面不如香港靈活,會催生出香港一些人故意用尖銳的聲音和行動刺激內地,以尋求他們的利益最大化。這其實是一種“撒嬌”,內地應當將它們看透,無必要事事反應,與之一來一去地互動。
香港仍保持獨立經濟體的地位,內地應當為其創造保持繁榮的外部條件,但切不可給港人留下印象:內地有向香港經濟不斷提供具體幫助的義務。那樣的話,香港一有事情做不好,終極責任就會歸到中央政府頭上,港人的怨氣就會往內地撒。現在香港輿論中似乎已有這樣的苗頭,它應當得到及時扭轉。
香港是中國領土,157年的屈辱史已在16年前終結,香港回歸祖國於法於理於情都是不二選擇。香港經濟繼續保持繁榮勢頭有利於回歸後的香港社會穩定,也有益於香港民眾的福祉,但它的順利與否不能總同“一國兩制”牽扯在一起。香港保持繁榮需要靠香港人奮發努力幹出來,香港的大量具體問題需要就事論事的解決,這是“港人治港”的重要內涵之一。
內地不能“懼怕”香港的反對派等輿論積極分子,不能哄著他們。兩地的輿論應當是平等的。對香港“出不了大事”我們應有高度自信,那樣一來,面對香港社會的各種表現內地就會更從容,更放鬆,我們就會發現並接受:香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