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快評/張亞中教授撰文指出,馬英九其實不斷清楚地表明他的立場。第一次是在剛上任兩個星期,2008年6 月4日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時強調,中國大陸撤除面向台灣的飛彈,是兩岸展開和平協商的前提。對於稍微有一點國際關係常識的人而言,均了解這樣的說法完全是政治語言,為的是彰顯以台灣主體性及安全優先的思維,是講給日本與台灣聽的,而不是真正想進行和平協商。
張亞中說,從冷戰時間的美蘇互動與衝突國家間的談判來說,很少以要求對方先放下武器做為談判的前提。如果有這種要求,第一種情形是擺明不想談,出個難題給對方;第二種是將對方視為恐怖主義或分離主義,而視自己為正統,例如英國對北愛爾蘭共和軍的和平談判。冷戰時間美蘇有關的裁軍都是坐下來談判後的結果,而不是進行談判的前提。在國際間大概也沒有實力遠小於對方者要求大的另一方先解除威脅武力,原因太簡單了,大的一方根本不會理會這樣的要求。
張亞中指出,台北方面當然可以要求北京撤除對台的飛彈,但是必須透過雙方政治性協商進行,而不是以撤飛彈做為前提,如果兩岸能夠達成和平協定,台北方面自然可以依協定要求北京放棄武力與武力威脅。由於馬英九帶出了“先撤飛彈才有和平協議”這個命題,等於陷入了“飛彈與和平”相對論的論述,也等於是用“撤飛彈”來對“和平協定”說“不”。這種說法,等於是一種“拒絕”的謀略,一種並不是高明的謀略。
如張亞中所分析的,馬英九不願意面對兩岸和平談判,又找不到更好的拒絕借口,只好用撤飛彈這一完全違背國際規矩、軍事規矩、政治規矩的借口來阻擋大陸的攻勢,然而,這樣的借口是立不住腳的,說多了,徒增笑話。
我們做一假設,如果大陸真的撤飛彈,馬英九會立即願意與大陸會晤嗎?不見得,馬英九可能會立即提出來,讓美國人為首的國際組織檢驗是否撤了飛彈,甚至提議搞什麼幾方會談也不一定。對此,大陸當然會斷然拒絕。所以,如果馬英九不願意上談判桌,撤多少飛彈都沒有意義的。馬英九用撤飛彈來拒和平談判意圖昭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