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進黨新主席蔡英文接下來要著手整合黨內不同路線。(中評社 鄒麗泳攝)
|
中評社台北5月19日電(記者 鄒麗泳分析報導)蔡英文成為民進黨首任女主席,在選舉過程中,反新潮流的派系操作痕跡斑斑可考,派系似乎成為她上任後第一道難題。其實,誠如蔡英文所言“派系不是問題,外界多慮了”,擺在蔡英文眼前更重要的課題是,如何扮演好在野黨的對內路線,以及如何因應在全球化之下,對中國大陸的路線問題,派系反而是次要問題。
這次民進黨主席選舉過程,沒有派系色彩的蔡英文獲得扁(正義連線)、新(新潮流)、蘇(蘇貞昌)、部分謝系(謝長廷)等跨派系支持,加上,黨內青壯派及年輕人站出來共同支持的結果。反觀,辜寬敏獨派色彩強烈,但也獲得派系屬性不強的陳師孟、獨派、部分謝系、正義連線成員林重謨,甚至前新系成員力挺,各派系成員各自心有所屬,顯見派系在黨主席選舉的角色相當糢糊與混淆。
因此,把黨主席選舉定調為“反新之戰”的派系戰場,不僅言過其實,也證明這是人為操作的結果。蔡英文與辜寬敏同時獲得跨派系相挺,印證派系爭鬥是假議題,這可以透過制度化方式加以解決,例如,稀釋人頭黨員的影響力,引進更為公平競爭的黨公職提名制度。
熟悉民進黨生態人士坦言,蔡英文就任民進黨主席之後,要面對的第一道課題不是派系之爭,而是黨的路線問題。
路線問題可分為對內與對外,對內指涉民進黨要如何扮演好在野黨角色,這牽涉到政黨競爭與民進黨的發展,是要採取激烈全面性杯葛的焦土策略,抑或在監督國民黨的同時,又與之合作,同時也要區隔民進黨與國民黨政策的差異性,這些工程縝密精細,必須透過黨內的辯論與討論加以落實。
兩岸關係方面,民進黨在全球化浪潮下,是不是對中國大陸採取部分激進人士的敵對態度,抑或務實理性,既不鎖國,又設計出與對岸務實彈性的策略?
不可諱言,民進黨定於一尊的時代已經過去,黨內沒有陳水扁的“強人意志”,過去路線之爭因為有陳水扁的強勢主導,無人敢挑戰;現今,蔡英文沒有這種優勢,面對黨內務實派與激進派的交錯勢力,必須整合兩種路線的須求。
如果,路線歧異能夠順利疏導並整合出多數人能接受的方向,那麼蔡英文才算站穩黨主席的第一步,黨內雜音減少了,也才有餘力迎戰明年底縣市長選舉。以目前民進黨百廢待舉情況來看,明年百里侯之役,能維持6-8席縣長席次算是完成守成任務,也是蔡英文能否邁向政治高原期的重要關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