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7日電/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登社評指出,正當謝長廷利用解嚴二十周年,以不堪入耳的話痛批國民黨之際,國民黨提名“總統”候選人馬英九日前提出台灣民主第二階段改革的構想,希望從2008年開始,具體實現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推動政黨良性競爭,落實司法審判獨立、強化防貪肅貪制度、鼓勵公民社會蓬勃發展,並維護弱勢的基本人權。兩相對照,充分顯現兩人格局的高下與關注角度的不同。
謝長廷日前宣稱:“過去殺人、強姦婦女的政黨不適合再當家。”引起外界諸多非議,但謝長廷卻辯稱,他走的是菩薩道,“為了眾生造口業,沒有關係。”此種做法,除了顯示謝長廷一貫強詞奪理的作風,也反映謝長廷心中充滿仇恨,所謂和解共生,完全只是空話;更證明謝長廷口才勝過品德,批評多於建設!相對的,多年來一直被民進黨全力攻擊的馬英九,卻從來不惡言相向。即使謝長廷口出不遜,他也只是以“造口業”回應。相形之下,充分顯現馬英九的人品和風度,遠遠不是謝長廷所能及。
除此之外,我們認為,馬謝兩人篤定獲得國、民兩黨提名,時間相差無幾。但在這繼個月的時間裡,作風卻大異其趣。馬英九積極走訪基層,針對台灣當前的種種困境和弊病,一波波的具體政見和執政藍圖相繼推出;而謝長廷雖然同樣密集走訪基層,重點卻擺在攻擊威權時代的國民黨,批評馬英九的政見,卻始終看不到他對任何問題,提出完整周延的政見和具體改革的構想!換言之,馬英九面對現在,提出未來願景,主要屬於建設性;而謝長廷則是活在過去,專門以激起仇恨,製造人民對國民黨的反感為出發點,完全屬於破壞性。
社評指出,選舉必然有所競爭,候選人之間也一定會以已之所長,攻敵之所短。謝長廷口才便給,工於心計,而馬英九則敦厚正直,胸懷坦蕩,所以謝長廷會儘量耍嘴皮,多方明譏暗諷,企圖誘使馬英九與他做唇槍舌戰,卻不敢與馬英九比政績,更不敢就當前民進黨的諸多施政缺失進行辯論。其原因無他,主要就是民進黨執政無能,政績不彰,謝長廷不只脫離不了責任,而且還是共同正犯,所以他只好攻擊過去的國民黨,不斷拿二二八、白色恐怖、戒嚴、美麗島事件等,勾起民眾對國民黨的仇恨,卻從不提政黨輪替以後,民進黨帶給台灣的災難,也從不正視人民在民進黨執政下所受的痛苦。
威權時代的國民黨,由於大敵當前,不得不採取戒嚴,在“寧可錯殺一百,不可放過一人”的心態下,若干情治機關人員不免濫捕甚至濫殺無辜,冤案自然不在少數。這固然是執法者的錯誤,但執政者當然要負起責任,儘管國民黨的主其事者已經多次道歉、政府也已賠償、平反,但當年受難者家屬的悲憤與創痛,依然難以完全平復!這一點,我們當然可以理解。
問題是,仇恨不能以報復化解,做為台灣的領導者更不應該以挑起仇恨為手段,牟取自己的利益,因為如此,仇恨將會永遠延續,甚至擴大。何況民進黨拿歷史議題來攻擊國民黨,也改變不了民進黨帶給台灣人民痛苦的事實,誠如馬英九所說,“國民黨過去錯誤再多,也無法證明民進黨現在有多好!”明智的選民,當然應該有所抉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