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4日電/日中友好協會理事長村岡久平24日在成都表示,未來5年內,日中將重點加強兩國青少年的交往,讓他們相互理解交流,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
據新華社報道,村岡在成都舉行的第十一次中日友好交流會議上表示,這將為兩國睦鄰友好培育出不朽的“常青樹”。
從今年開始,日本擴大日中青少年交流項目名額,對更多中國高中生發出邀請,相關部門設立了“日中21世紀基金”,投入合計100億日元規模基金用於扶持該項目。
此外,日本政府還將投入5億日元,作為日中交流事業費,以一直以來從事對華文化交流活動的日中友好會館為基地,不定期邀請中國高中生到日本進行短期交流學習。
目前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佔留日外國學生總數的60%以上﹔而中國也一直是日本學生留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超過13000名日本學生在華留學。
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和“中日文化體育交流年”,雙方將舉辦一系列交流活動,其中,民間交流和地方層次的非官方交流佔重要位置。
日中友協計劃在今秋邀請20名中國前世界乒乓球冠軍和30名中國武術選手到日本交流,組織日本友人參加10月在西安舉行的日本派遣遣隋使1400周年紀念活動,并組織日本小學生參加8月在北京舉行的日中友好城市小學生乒乓球友誼賽。
1955年,村岡就曾以大學生身份首次踏上中國土地。村岡認為,日中應重視青少年交流,這將增加彼此的瞭解與溝通。
“日中兩國有著2000年的友好交流史和50年的戰爭史,我們有必要讓日本的青少年一代瞭解這些歷史,這將有助於促進日中友好關係永久發展。”村岡說。
1956年,日本最大青年團體日本青年團協議會派團訪華,邁出了二戰後中日青年交流的第一步。
1972年邦交正常化後,中日兩國國民廣泛參與,使友好關係具備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1984年,日本組織3000名青年訪問中國,並在天安門觀禮台觀看了當年的國慶閱兵式。
時任日本駐華公使的一位外交官至今仍對此津津樂道,稱其“把日中關係推向了一個高峰”。他認為,直到上世紀90年代後期,日中關係得以保持良好發展態勢,與兩國間大規模青年交流不無關係。
著名“知華派”、日本前駐華大使阿南維茂曾說,思考日中關係未來,特別重要的就是青年人的交流,國與國的關係一定要建立在人與人的關係基礎上,日中青年應該放開胸襟,從共同關心的問題開始建立相互信賴的關係。
村岡表示,日本歷史教科書中對於近現代日中交往史筆墨甚少,這不利於培養青年人正確的歷史觀,只有兩國青年人通過頻繁交往消除抵觸情緒,才能為日中關係的友好未來播下種子。
近幾年來,中日兩國加大互派學生交流學習力度,不僅重視眼前的睦鄰友好關係,更是把中日友好關係當作一個長遠的目標。
然而,中日友好協會副會長井頓泉指出,“當前,中日在青少年交流方面并未展現出明確眉目”。他說,在日本國內,總有一部分人對中國懷有偏見和敵意,甚至阻撓訪華的日本高中生參觀抗日戰爭紀念館和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井頓泉說,中國希望日本的高中生能客觀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對中國有一個正確的、全面的認識,中日友好寄希望於兩國人民,更寄希望於兩國青少年。 |